惇
dūn①敦厚;
厚道;
诚实。
《国语•晋语七》:“荀家~。
”《韩非子•诡使》:“~悫纯信,用心怯言。
”②注重;
推崇。
《尚书•武成》:“~信明义,崇德报功。
”③劝勉;
勤勉。
《汉书•翼奉传》:“奉~学不仕,好律历阴阳之占。
”
术
shù①古代城邑中的道路。
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亦有甲第,当衢向~。
”②方法;
手段。
《柳毅传》:“子有何~可导我耶?
”③思想;
学说;
主张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,而议事每不合,所操之~多异故也。
”【又】符合某种思想学说的行为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果无有,终亦稍宽之,非仁~乎?
”④学问;
学识。
《师说》:“闻道有先后,~业有专攻。
”⑤技术;
技艺。
《教战守策》:“授以击刺之~。
”⑥权术;
格
gé①树木的长枝条。
庚信《小园赋》:“枝~相交。
”【引】栅栏。
杜甫《潼关吏》诗:“连云列战~。
”【引】格子。
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一:“窗~上有火燃处。
”②格式;
标准。
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: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~降人才。
” 【又】特指法律条文。
【又】风格。
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十七:“徐熙至京师,送图画院品其画~。
”成语有“别具一格”③阻止;
阻碍。
《史记•孙宾传》:“形~势禁”(被形势所阻止。
)成语有“......更多
棣
dì①一种树。
潘岳《闲居赋》:“梅、杏、郁、~之属。
”②从容文静的样子。
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穆穆~。
”tì相通;
通达。
《汉书•律历志上》:“万物~通。
”【棣棣】雍容娴雅的子。
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穆穆~~。
”【棣萼】比喻兄弟。
【棣友】指兄弟友爱。
正
zhèng①不偏;
不斜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惧谗邪,则思~身以黜恶。
”②正常;
正当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今天时顺~,死者尚稀。
”③规律;
道理。
《张衡传》:“遂乃研核阴阳,妙尽璇机之~。
”④公正;
正直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邪曲之害公也,方~之不容也。
”⑤作为主体的,与“副”相对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而十四司~副郎好事者。
”⑥恰好;
正好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便利此月内,六合~相应。
”⑦表示状态的持续、动作的进行。
法
fǎ①法令;
法律;
制度。
《察今》:“故治国无~则乱。
”②标准;
法则;
规律。
《礼记•中庸》:“是故君子动而世为为天下道,行而世为天下~,言而世为天下则。
”《察变》:“此物能寒,~当较今尤茂”③方法;
做法。
《谋攻》:“凡用兵之~,全国为上。
”《采草药》:“古~采草药多用二、八月。
”④效法;
仿效。
《五蠹》:“是以圣人不期修古,不~常可。
”《察今》:“非不贤也,为其不可得而~。
”⑤佛教的道理。
高适《赠杜二......更多
翌
yì明(天、年)。
《汉书•律历志》:“若~日癸已。
”又如“翌年”、“翌晨”。
誂
tiǎo①逗引;
诱惑。
《史记•吴王濞列传》:“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~胶西王。
”②通“佻”。
轻佻;
轻浮。
《吕氏春秋•音律》:“流辟~越慆滥之音出。
”miǎo高。
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通天~以竦峙。
”(通天:台名)【訬轻】狡狯轻薄。
《汉书•叙传下》:“江都~。
”【訬婧】形容腰细。
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舒~之纤腰兮,扬杂错之袿徽。
”(袿:衣裾,衣袖。
徽:带子。
)
遁
dùn①逃跑;
逃离。
《黔之驴》:“他日,驴一鸣,虎大骇,远~。
”《冯婉贞》:“敌弃炮仓皇~。
”②隐去。
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:“尺寸千里,攒蹙累积,莫得~隐。
”【辨】遁,逃。
两字都指逃离某个地方,但“遁”比“逃”更隐蔽,多脂悄悄地溜走,不知去向。
【遁迹】避世隐居。
【遁天】违背自然规律。
【遁巡】欲行又止,迟缓不决的样子。
依
yī①依靠;
依托。
《小石潭记》:“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~。
”②帮助。
《汉书•礼乐志》:“声~咏,律和声。
”③依从;
应允。
《窦娥冤》:“有一事肯~窦娥,便死而无怨。
”④依照;
按照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~乎天理,批大郤,导大窾。
”【依稀】模糊;
不清晰。
【依依】⒈轻柔的样子。
⒉茂盛的样子。
⒊留恋不舍的样子。
⒋仿佛;
好像;
隐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