聱
áo①听不进别人的意见。
《新唐书•元结传》:“彼诮以~者,为其不相从听。
”②文词念着不顺口。
《朱子语类》:“某尝患《尚书》难读,后来先将文义分明者读之,~讹者且未读。
””【聱牙】1.文词艰涩,读不顺口 。
《进学解》:“周诰殷盘,佶屈~。
”2.违背;抵触;不和谐。
苏轼《上皇帝书》:“其间一事~,常至终身沦弃。
”3.树枝长短不齐,错综突起 。
朱熹《枯大》:“百年蟠木老~,偃蹇春风不肯花。
”【聱岈】áo......更多
致
zhì①送;
送达。
《柳敬亭传》:“皖帅欲结欢于宁南,~敬亭于幕府。
”②表达;
表示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,一篇之中三~意焉。
”③说;
回答。
《石壕吏》:“听妇前~词,三男邺城戍。
”④达到。
《劝学》:“假舆者,非利足也,而~千里。
”⑤获得;
得到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家贫,无以~书以观。
”⑥招致;
引来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~食客三千人。
”⑦招请;
招集。
《过秦论》:“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,......更多
赶
gǎn①加快速度行走。
《智取生辰纲》:“快走!
~过前面冈子去,却再理会。
”②追赶。
《三国演义》:“司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,背后两员魏将~上。
”③驱逐。
刘崇远《金华子》:“厨人馈食于堂,手中盘馔皆被君禽博撮,莫可驱~。
”④碰上(某种情况);
趁着(某个时机)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你们~早打扫两间屋子,叫他们歇歇儿去。
”【赶趁】指江湖献演杂技。
查询
部
bù①率领。
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:“瑜自~诸将接应。
”②军队编制单位。
《失街亭》:“某为前~,理合当前破敌。
”③部属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瑜~将黄盖。
”④门类。
《琵琶行》:“名属教坊笫一~。
”⑤官府;衙门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还~白府君。
”⑥部门。
旧时中央政府分设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。
⑦用于书籍。
《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:“则此一~开国血史可传也而不朽。
”【部曲】本为军队的编制,后用来称号私人......更多
际
jì①边际;
边缘处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浩浩汤汤,横无~涯。
”②分界;
区别。
苏轼《应制与上两制书》:“古者有贵贱之~,有圣贤之分。
”③空隙;
缝隙。
《张衡传》:“覆盖周密无~。
”④(彼此之)间。
《韩非子•难一》:“君臣之~,非父子之亲也。
”⑤(某事物)当中;
(某范围)之内。
《归园田居》:“开荒南野~,守拙归园田。
”⑥接近;
交接。
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:“萦青缭白,外与天~。
”⑦时候;
时期。
《六国论》:“且燕......更多
颁
bān①分赐;
分赏。
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:“戟行皇~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,某得八焉。
”②发布,颁布。
《礼记•明堂位》:“制礼作乐,~度量,而天下大服。
”③通“斑”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。
”【颁首】对长官清明不扰民者的美称。
馆
guǎn①客馆;
接待宾客的房舍。
《殽之战》:“郑穆公使视客~。
”【又】住在宾馆、客舍里。
《左传•僖公五年》:“师还,~于虞。
”②泛指华丽的房舍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得仙人之旧~。
”③某些文化机关或文化场所的名称。
《病梅馆记》:“辟病梅之~以贮之。
”④学舍;
私塾。
《进学解》:“国子先生晨入太学,招诸生立~外。
”【馆谷】⒈居其馆,食其客。
⒉在馆共同生活。
引申为指塾师授徒的收入。
以
yǐ①用;
使用。
《涉江》:“忠不必用兮,贤不必~。
”②做。
《子路、曾晳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:“如或知尔,则何~哉?
”③认为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皆~美于徐公。
”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、方法,可视情况译为“拿”、“用”、“凭”、“把”等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愿~十五城请易璧。
”⑤起提宾作用,可译为“把”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亦不~城予赵,赵亦终不予秦璧。
”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,......更多
哀
āi①悲痛;
伤心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伏尸而哭,极~。
”《柳毅传》:“词毕,又~咤良久。
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秦人不暇自~,而后人~之。
” 〖又〗以……为哀。
《殽之战》:“秦不~吾丧而伐吾同姓。
”②怜悯;
同情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是其为人,~鳏寡,恤孤独,振困穷,补不足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君将~而生之乎?
”③〈名〉丧事。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汉王为发~,泣之而去。
”【哀感顽艳】形容文章凄恻动人,能使愚昧......更多
哲
zhé①聪明。
《尚书•皋陶谟》:“知人则~。
”②才能出众的人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臣虽下愚,知其不可,而况于明~乎。
”【哲匠】巨匠。
有在某方面造诣很深的意思,常指画家或文人。
【哲人】智慧卓越的人。
【哲思】精深的思虑。
【哲嗣】旧时称别人子的敬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