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ù①奔向;

投向。

多指投向凶险的处所或危险的事物。

《信陵君窃符求赵》:“无他端,而欲~秦军。

”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举身~清池”②前往;

到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天下之欲疾其君者,皆欲~愬于王。

”③报丧,后来写作“讣”。

《左传•隐公三年》:“王平崩,~以庚戍,故书之。

”④赴任。

《石钟山记》:“而长子迈将~饶之德兴尉。

biàn①分别;

辨别。

《孟子•鱼我所欲也》:“万钟不~礼义而受之。

”《木兰诗》:“又兔傍地走,安能~我是雄雌。

”②通“辩”,辩论;

申辩。
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故略上报,不复一一自~。

”bàn同“辦”,治理。

《荀子•议兵》:“城郭不~,沟池不抇。

bēi①山坡;斜坡。

杜甫《渼陂行》:“半~已南纯浸山。

”②水边障K的堤岸。

《史记•高祖本纪》:“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~,梦与神遇。

”【引】筑堤防水;壅塞。

《国语•吴语》:“乃筑台于章华之上,阙为石郭~汉,以象帝舜。

”③积蓄水的池塘。

苏轼《上皇帝书》:“万顷之稻,必用千顷之~。

④傍,靠近。

《后汉书•冯衍传》:“~山谷而闲处兮,守寂寞而存神。

”【引】顺着;沿着。

【又】旁边;侧边。

《汉书•礼乐志》:“腾雨......更多

pín①皱眉头,常“频顣”、“频蹙”连用。

陆云《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》:“~顣厄运。

”②危急。

《诗经•大雅•桑柔》:“国步斯~。

”③频繁;

多次。

李商隐《行次西郊作》:“渐见征求~。

”【引】并,一起。

《国语•楚语下》:“群神~行。

”【又】先后。

王俭《褚渊碑文》:“~作二守。

”bīn通“濒”,水边。

《诗经•大雅•召旻》:“池之竭矣,不云自~。

”【频仍】连续不断;

一再。

rù①进入。
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数罟不~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。

”②特指进入朝廷;

在朝廷上。

《原君》:“故古之人君,量而不欲~者,许由、务光是也。

”③缴纳。

《论积贮疏》:“岁恶不~,请卖爵子。

”④归入;

纳入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城~赵而璧留秦。

”⑤合乎;

趋向。

《训俭示康》:“顾人之常情,由俭~奢易。

”⑥收入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殚其地之出,竭其庐之~。

”【入室】⒈喻学问技艺的成就达到精深的境界。

⒉称能......更多

shàn①好;

善良。

《〈论语〉六则》:“择其~者而从之,其不~者而改之。

”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“愿无伐~,无施劳。

”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晋鄙听,大~;

不听,可使击之。

”【又】具有杰出的(惊人的)成就。

《墨池记》:“羲之之书晚乃~。

”【又】认为……好。

《史记•留侯世家》:“良数以《太公兵法》说沛公,沛公~之。

”②喜欢;

羡慕。
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。

”《陌上桑》:“罗敷~蚕桑,采......更多

lǚ①踩;

踏。

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天戴其苍,地~其黄。

”②登;

登位。

《过秦论》:“吞二周而亡诸侯,~至尊而制六合。

”③鞋子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揽裙脱丝~,举身赴清池。

”【又】为(替)……穿上鞋子。

《史记•留侯世家》:“因跪~之。

”【履尾】践踏虎尾,喻处于险境。

fèi①舍弃;

停止。

《齐桓晋之事》:“然则~衅钟与?”?陈情表》:“臣侍汤药,未曾~离。

”②废黜;

罢黜。

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谓功业可立就,故坐~退。

”③衰败。

《岳阳楼记》:“政通人和,百~待兴。

”④秃败;

倒塌。

《扬州慢》:“~池乔木,犹厌言兵。

”?五人墓碑记》:“即除魏阉~祠之址以葬之。

”⑤负伤;

残废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荆轲\\~,乃引其匕首提秦王。

”⑥浪费。

《乐羊子妻》:“今若断斯织也,则捐......更多

lǎn①抓;

握取;

把持。

《游黄山记》:“两峰秀色,俱可手~。

”②提;

撩起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~裙脱丝履,举身赴清池。

”③摘取。

《离骚》:“~茹蕙以掩涕兮,沾余襟之浪浪。

”④招引;

招致。

《隆中对》:“总~英雄,思贤若渴。

zè①太阳西斜。

《汉书•董仲舒传》:“周文王至于日~不暇食。

”谢混《游西池》诗:“景~鸣禽集。

”太阳过午叫“昃”,又分为“中昃”、“下昃”。

“中昃”指未时,即现在下午一至三时。

“下昃”指申时,即现在下午三至五时。

李白《君子有所思行》:“太阳移中~。

12345 共73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