纲
gāng①鱼网上的总绳。
《韩非子•外储说右下》:“引网之~。
” 【引】起决定作用的部分。
《北史•源贺传》:“为政贵当举~。
”成语有“纲举目张”。
②唐、宋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。
如“茶纲”、“盐纲”、“花石纲”。
③法纪;
秩序。
【纲常】三纲五常的简称。
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,是为三纲;
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是为五常。
《宋史•叶味道传》:“正~以励所学,用忠言以充所学。
”【纲维】⒈法纪。
《报任安书》:......更多
诀
jué①辞别;
告别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送至境,与王~。
”《明史•海瑞传》:“市一棺,~妻子,待罪于朝。
”②特指永诀。
《祭妹文》:“早知~汝,则予岂肯远游。
”③诀窍;
高明的方法。
《列子•说符》:“卫人有善数者,临死以~喻其子。
”《魏书•释老志》:“大禹闻长生之~。
”
赃
zāng①通过不下当的途径获得的财物。
《列子•天瑞》:“以~获罪,没其先居之财。
”②贪污受贿的行为。
《三国志•吴书•潘濬传》:“时沙羡~秽不脩,濬按杀之。
”今有成语“贪赃枉法”。
较
jiào①比较。
《六国论》:“则胜负之数,存亡之理,当与秦相~,或未易量。
”②较量;
比高下。
《促织》:“自增惭怍,不敢与~。
”③计算;
统计。
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•法云寺》:“钱绢露积于廊者,不可~数。
”④相差。
皮日休《汴河怀古》:“若无水殿龙舟事,共禹论功不~多。
”⑤明显;
明白。
《史记•刺客列传》:“然其立意~然不欺志。
”⑥略微;
稍稍。
杜甫《人日》:“冰雪莺难至,春寒花~迟。
”
道
dào①路;
道路。
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呼尔而与之,行~之人弗受。
”《陈涉世家》:“会天大雨,~不通。
”【又】取道;
道经。
《鸿门宴》:“从郦山下,~芷阳间行。
”《后序》:“~海安,如皋,凡三百里。
”②途径;
方法;
措施。
《六国论》:“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~也。
”③规律;
法则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臣之所好者~也,进乎技矣。
”④道理;
事理。
《师说》:“闻~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
”⑤道德;
道义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伐无~......更多
乐
yuè①音乐。
《琵琶行》:“今夜闻君琵琶语,如听仙~耳暂明。
”②乐器。
《周礼•春官》:“掌六律六同之和……以为~器。
”③欣赏音乐。
《庄暴见孟子》:“独~乐,与人~乐,孰乐?
”lè①快乐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~也。
”【又】。
以……为乐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~盘游,则思三驱以为度。
”②乐趣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此~何极。
”③喜欢;
乐意。
《治平篇》:“人未有不~为治平之民者也。
化
huà①改变;
变化。
《察今》:“变法者因时而~。
”《柳毅传》:“然而灵用不同,玄~各异。
”②削除。
《五蠹》:“钻燧取火,以~腥臊。
”③造化;
大自然的功能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聊乘~以归尽,乐夫天命复奚疑。
”④教化;
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改变人心风俗。
《陈情表》:“逮奉圣朝,沐浴清~。
”⑤风俗;
风气。
《汉书•叙传》:“败俗伤~。
”⑥募化;
乞讨。
李煦《回奏宋启富及散藤帽两事情形折》:“突有宋启富到门求吃~饭。
侵
qīn①侵略;
进攻。
《冯婉贞》:“英法联军自海入~。
”②侵犯;
欺凌。
《史记•游侠列传》:“豪暴~凌孤弱。
”③侵蚀;
侵夺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以授之于有司,不为~官。
”【侵晨】破晓;
拂晓。
【侵轶】突龚;
包抄。
【侵渔】侵夺吞没。
判
pàn①分;
分开。
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遂~为十二,合为七国。
”②区别;
分辨。
《庄子•天下》:“~天地之美,析万物之理。
”③判决;
判案。
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》:“雨村便徇情枉法,胡乱~断了此案。
”④分明;
清清楚楚。
《六国论》:“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~矣。
”【判合】两半相合,配合。
【判袂】别离。
【判若云泥】差别之大犹如天上的云彩和地上的泥土那样距离遥远。
比喻事物之间的悬殊差异。
也作“判若天渊”。
奉
fèng①恭敬地捧着、拿着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荆轲~樊於期头函,而秦武阳~地图匣,以次进。
”②接受;
承担。
《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~命于危难之间。
”③遵奉;
遵照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近者~辞伐罪,旌麾南指。
”④进献。
《鸿门宴》:“再拜~大将军足下。
”⑤赐予;
给予。
《六国论》:“~之弥繁,侵之愈急。
”⑥侍奉;
侍侯。
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今为妻妾之~为之。
”《滕王阁序》:“舍簪笏于百龄,~晨昏于万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