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
kě①可以;
能够。
《殽之战》:“师劳力竭,远主备之,无乃不~乎?
”②认为……可以;
肯定。
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吾子好道而~吾文。
”③适合;
适宜。
《芙蕖》:“芙蕖之~人,其事不一而足。
”④值得。
《师说》:“其~怪也欤?
”《项脊轩志》:“风移影动,珊珊~爱。
”⑤痊愈。
《西厢记》:“瘦得浑如削,百般医疗终难~。
”⑥大约;
大概。
《核舟记》: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,高~三黍许。
”⑦莫非;
怕是。
《林教头风雪山......更多
否
fǒu①肯定否定对举时表示否定的一方面。
《柳毅传》:“是何可~之谓乎?
”《登泰山记》:“回视日观以西峰,或得日或~。
”②用于答话,表示不同意,相当于“不”,不是这样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,吾不为是也。
”③用在句末,表询问。
相当于“不”、“没有”、“吗”。
《永遇乐•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~?
”李清照《如梦令》:“知~,知?
应是绿肥红瘦。
”pǐ①恶;
坏。
常与“臧”“泰”对用。
《出......更多
女
nǚ①女子;
妇女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一~不织,或受之寒。
”【又】特指未婚女子。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得更求好~,后日送之”②女儿。
《木兰诗》:“不闻机杼声,唯闻~叹息。
”rǔ通“汝”,你。
《硕鼠》:“三岁贯~,莫我肯顾。
”nǜ嫁女。
《后汉书•梁鸿传》:“埶家慕其高节,多欲~之。
”【女工】⒈从事手工劳动的女子。
⒉犹“女功”、“女红”,指妇女纺织、缝纫之事。
媕
ān①随和他人,无主见。
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中朝大官老于事,讵肯感激徒~娿。
”yǎn①眉目传情的样子。
《说文•女部》:“~,女有心~~也。
”
毋
wú①别;
不要。
《鸿门宴》:“距关,~内诸侯,秦地可尽王也。
”②不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王畏秦,欲~行。
”③无;
没有。
《韩非子•显学》:“儒侠~军劳。
”【毋宁】同“无宁”。
宁肯;
宁愿。
【毋庸】同“无庸”。
不必;
不须。
矣
yǐ①表示肯定语气,说明事情已实现。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使人索扁鹊,已逃秦~。
”②表示推测语气,说明事情将要实现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事急而不断,祸至无日!
”③用于感叹,可译为“了”、“啊”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甚~,汝之不惠!
”④表示请求、禁止语气,可译为“吧”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勉之~,老臣不能从。
”⑤与其他疑问词结合,表示疑问语气。
可译为“了”、“呢”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德何如,则可以王~......更多
雏
chú①小鸡。
泛指幼禽,幼兽。
【又】比喻幼儿。
杜甫《徐卿二子歌》:“丈夫生儿有如此二~者,各位岂肯卑微休。
”②初生的,幼小的。
【雏凤】幼凤。
喻有才华的子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