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òu①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,形如高脚盘子。

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一箪食,一~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

”②豆类植物。

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~燃~萁,漉豉以为汁。

”③古代的容量单位,四升为一豆。

《左传•昭公三年》:“齐旧四量:~、区、釜、钟。

”【豆羹】⒈一豆之羹,只微少、微细。

⒉豆粥。

zhì①没有脚的虫子。

《尔雅•释虫》:“有足谓之虫,无足谓之~。

”②解决。

《左传•宣公十七年》:“余将老,使郤子逞其志,庶有~乎。

zú①脚。

《劝学》:“假舆马者,非利~也,而致千里。

”《郑人买履》:“郑人有欲买履者,先自度其~而置之其坐。

”②动物的脚。

《核舟记》:“细若蚊~,钩画了了。

”③器物的支撑部分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如此则荆吴之势强,鼎~之形成矣。

”④充足。
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是其为人,哀鳏寡,恤孤独,补不~。

”⑤满足。
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~。

”《兰亭集序》:“快然自~。

”⑥足够。

《鸿门宴》:“料大王......更多

zhǐ①脚。

《左传•桓公十三年》:“举~高,心中固矣。

”②踪迹;

行动所留下的痕迹。

王勃《观佛迹寺》:“松崖圣~余。

”③通“址”,地基。

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亭亭峻~。

”【又】山脚。

阮籍《咏怀》:“去上西山~。

diē①失足跌倒;

摔倒。

常用来比喻挫折。

晁错《言兵事疏》:“~而不振。

”②错误。

《荀子•王霸》:“此夫过举跬步而觉~千里者夫。

”(走错半步就可经觉察到将会差误千里。

跬:半步。

)③脚掌。

傅毅《舞赋》:“跗蹋摩~。

”④放纵不拘。

《三国志•蜀书•简雍传》:“性简傲~宕。

xiǎn赤脚。

《韩非子•说林上》:“越人~行。

guì①两膝着地,伸直腰和大腿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于是相如前进缶,因~请秦王。

”②脚。

又指蟹的腿。

《劝学》:“蟹六~而二螯。

”查询

huái①踝骨及踝关节。

《洛阳伽蓝记•城西》:“蹶倒伤~。

”②脚跟。

《礼记•深衣》:“负绳及~以应直。

zōng①脚印;

踪迹;

踪影。

柳宗元《江雪》: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~灭。

”《促织》:“而心目耳力俱穷,绝无~响。

”②追随;

追寻。

《新唐书•桓彦范传》:“安足继~前烈。

zhǒng①脚后跟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生人与死者并~顶而卧。

”②走到;

踏至。

《孟子•滕文公上》:“自楚之滕,~门而告文公。

”③跟随。

《汉书•武帝纪》:“各将五万骑,步兵~军后数十万人。

”④继承;

因袭。

《汉书•刑法制》:“天下既定,~秦而置材官于郡国,京师有南北军之屯。

”【踵见】接连往见。

【踵武】跟着别人的脚步走。

比喻继承前人的事业。

12345 共58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