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
yú①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、处所,可译为“在”、“到”、“从”等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宋公子及楚人战~泓。
”《出师表》:“受任~败军之际。
”②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,可译为“由于”、“因为”。
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~勤,荒~嬉。
”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,可译为“对”、“向”等。
《师说》:“~其身也,则耻师焉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余将告~莅事者。
”④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,可译为“被”。
有时动词前还有“见”、......更多
劣
liè①弱小。
《促织》:“即捕得三两头,又~弱不中款。
”②不好,低下。
与“优”相对。
《出师表》:“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~得所。
”【又】以……为劣;
认为……不中用。
《促织》:“成以其小,~之。
”③仅,只。
《梁书•钟嵘传》:“学谢眺~得‘黄鸟度青枝。
’”
劲
jìng①强而有力。
《过秦论》:“良将~弩守要害之处。
”②刚劲挺拔。
《后汉书•王霸传》:“疾风知~草。
”③刚正;
刚烈。
《韩非子•孤愤》:“能法之士,必强毅而~直。
”④僵直;
僵挺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四肢僵~不能动。
”⑤猛烈。
《观猎》:“风~角弓鸣,将军猎渭城。
”
匏
páo①匏瓜,俗称“瓢葫芦”,一种果实可以做瓢的葫芦。
《论语•阳货》:“吾岂~瓜也哉,焉能系而不食。
”②古代八音之一;
指笙、竽一类的乐器。
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金石丝竹~土革木八物,物之善鸣者也。
”【匏系】⒈比喻系滞一处。
⒉比喻赋闲在家。
⒊比喻无用之物。
【匏樽】匏瓜做的酒樽。
后泛指酒具。
任
rèn①抱;
背;
担荷。
《诗经•生民》:“是~是负。
”②担负;
承担。
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“六十还之,亦有休息,不~职也。
”③负担;
担子;
责任。
《生于居中,死于安乐》:“天将降大~于斯人也。
”④任用;
使用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简能而~之,择善而从之。
”⑤信任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王甚~之。
”⑥能力;
有能力的人。
《占国策•魏策》:“大王筹策之臣无~矣。
”⑦堪;
胜。
常用于否定句,表示“承受(不)了”、“禁(不)......更多
伉
kàng①配偶,常“伉俪”连用。
《左传•成公十一年》:“已不能庇其~俪而亡之。
”②强健。
《汉书•赵充国传》:“发郡骑及属国胡骑~健各千。
”【又】刚强;
刚直。
《史记•郅都传》:“郅都~直。
”③通“抗”。
抵御;
抵抗。
《战国策•秦策一》:“天下莫之能~。
”【又】匹敌;
相当。
《韩非子•外储说左上》:“~礼下布衣之士。
”④通“亢”,高。
《诗经•大雅•緜》:“皋门有~。
”【又】极。
《荀子•王制》:“~隆高。
”
伪
wěi①人为的;
后天形成的。
《荀子•性恶》:“可学而能,可事而之在人者,谓之~。
”②虚假;
不真实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部中老胥,家藏~章。
”③非法的。
《陈情表》:“且臣之事~朝。
”④假装;
佯装。
《童区寄传》:“寄~儿啼。
”
佞
nìng①有才能的;
能说会道。
《论语•公治长》:“雍也而不~。
”②巧言谄媚。
《论衡•答佞》:“何必为~以取富贵。
”【佞巧】逢迎讨好;
奸诈机巧。
【佞人】善于巧言取宠、阿谀奉承的人。
【佞史】歪曲事实,满是谄词的历史记载。
【佞幸】因巧言奉承而得到宠幸。
佼
jiǎo①美好。
王充《论衡•骨相》:“陈平贫而饮食不足,貌体~好而众人怪之。
”②健壮。
③通“狡”,狡诈。
《管子•七臣七主》:“好~反而行私请。
”④姓。
jiāo①通“交”,交往。
《管子•明法解》:“则群臣皆忘主而趋私~矣。
”②通“姣”,轻侮。
《淮南子•览冥训》:“草木不摇,而燕雀~之,以为不能与之争乎宇宙之间。
”
俪
lì①成对;
成双。
《仪礼•士昏礼》:“纳征,玄纁、束帛、~皮,如纳吉礼。
”【引】并列;
比。
《淮南子•精神》:“凤凰不能与之~,而况斥鷃乎?
”②配偶。
《左传•成公十一年》:“鸟兽犹不失~,子将若何?
”【俪辞】对偶的词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