霾
mái①空气中烟雾、尘埃过多而形成的混浊不清的天气现象。
《诗经•终风》:“终风且~。
”②通“埋”。
《国殇》:“~两轮兮絷四马。
”
鞅
yāng①古时套在马脖子上的皮子。
《左传•襄公十八年》:“抽剑断~。
”②见“鞅掌”。
yàng通“怏”。
见“鞅鞅”。
【鞅掌】事务繁忙。
【鞅鞅】不满意。
顿
dùn①以头叩地。
《中山狼传》:“因~首杖下,俯伏听命。
”②用足跺地。
《兵车行》:“牵衣~足拦道哭,哭声直上干云霄。
”③上下抖动使整齐。
《琵琶行》:“沉吟放拨插弦中,整~衣裳起敛容。
”④停留;
屯驻。
《史记•李将军列传》:“就善水草~舍。
”【又】停宿的地方。
《海瑞传》:“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~,由是怨颇兴。
”⑤困顿;
疲弊。
《谋攻》:“故民不~而利可金。
”⑥马上;
立刻。
《训俭示康》:“家人习奢已久,不......更多
颠
diān①头顶。
《诗经•车邻》:“有车邻邻,有马白~。
”【又】物体的顶部。
陶潜《归园田居》诗:“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~。
”②倒下;
跌倒。
《论语•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危而不持,~而扶。
”③通“癫”。
精神失常。
张籍《罗道士》:“持花歌咏似狂~。
”【颠踣】跌倒。
【颠饮】狂饮。
饰
shì①装饰;
修饰。
《谏逐客书》:“所以~后宫、充下陈、娱心意、说耳目者。
”②装饰品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戴朱缨宝~之帽。
”【又】衣领衣袖的缘饰。
《谏逐客书》:“绵绣之~不进于前。
”③掩饰;
粉饰。
《史通•惑经》:“文过~非。
”④整治。
《过秦论》:“以~法设刑,而天下治。
”
驳
bó①马的毛色不纯,后泛指颜色不纯。
《汉书•梅福传》:“一色成体谓之醇,白黑杂合谓之~。
”②混杂;杂糅。
《文心雕龙•杂文》:“或理粹而辞~。
”【又】不纯正。
③辩驳;论证是非。
《旧唐书•王世充传》:“或有~难之者世充利口饰非。
”【又】文体名.④传说中的猛兽名。
《管子•小问》:“~食虎豹,故虎疑焉。
”
驻
zhù①车马停止行进。
《扬州慢》:“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少~初程。
”②停止;
停留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行人~足听,寡妇起彷徨。
”③军队驻扎;
屯住。
《三国志•蜀书•诸葛亮传》:“率诸军北~汉中。
”【驻跸】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暂住。
【驻泊】⒈军队驻屯。
⒉停船。
【驻罕】帝王出行在途中停留暂住。
【驻气】敛气;
屏息。
【驻颜】保持青春的容颜。
驽
nú①劣马。
《劝学》:“~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
”②才能低下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虽~,独畏廉将军哉?
”
驿
yì①古代供传递文书使用的马;
也指骑马传递文书的人。
《张衡传》:“后数日~至,果地震陇西。
”②传递文书的人或来往官员换马歇宿的地方。
《雁荡山》:“此山南有芙蓉峰,峰下芙蓉~,前瞰大海。
”
骀
tái①马嚼子脱落。
《后汉书•崔骃传》:“马~其衔,四牡横奔。
”②劣马;
不好的马。
宋玉《九辨》:“却骐骥而不乘兮,策驽~而取路。
”③比喻庸才。
王韶之《赠潘综逵举孝廉》诗:“伊余朽~。
”dài疲钝。
《孙膑兵法•十问》:“压其~,攻其疑。
”②放荡。
见“骀荡”。
【骀籍】践踏。
【骀荡】⒈放荡。
⒉舒缓荡漾,形容音乐或景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