谒
yè①告诉。
《战国策•秦策一》:“臣请~其故。
”②请求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臣愿得~之。
”③拜见。
《伤仲永》:“父利其然也,日扳仲永环~于邑人。
”④名贴。
《史记•郦食其传》:“使者惧而失~,跑拾~。
”【谒刺】名帖;
名片。
【谒告】告假;
请假。
【谒舍】客栈。
【谒者】负责接待通报的人。
谕
yù①明白;
了解。
《唐雎不辱使命》:“寡人~矣。
”②告诉。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~以所为起大事。
”③诏令。
《谭嗣同》:“旋闻垂帘之~。
”【谕旨】皇帝对臣下所下的文书。
查询
谗
chán①说别人的坏话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因~之曰:‘王使屈平为令,众莫不知……’”②毁谤别人的话;
谗言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则有去国怀乡,忧~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
”《六国论》:“洎牧以~诛,邯郸为郡,惜其用武而不终也。
”③说别人坏话的人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,~谄之蔽明也。
”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惧~邪则思正身以黜恶。
”【谗谄】说好人的坏话。
【谗间】说坏话离间他人。
《新五代史•王......更多
谤
bàng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。
《召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厉王虐,国人~王。
”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能~讥于市朝,闻寡人之耳者,受下赏。
”②毁谤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信而见疑,忠而被~。
”【辨】诽,谤,讥.都有指责别人过错或缺点之意.谤,是公开指责;诽,是背后议论、嘀咕;讥,是讥刺.【谤木】议论是非,指责过失的木牌。
《后汉书•杨震传》:“臣闻尧舜之世,涑鼓~,立之于朝。
”【谤书】1.攻击别人或揭人隐私的书信。
2.专指《史记》查询
谩
mán①欺骗。
《九章•惜往日》:“或忠信而死节兮,或訑而不疑~。
”②诋毁。
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乡则不若,偝则~之。
”màn①通“慢”。
怠慢;
轻慢。
《史记•孝武本纪》:“后世~怠,故衰秏。
”②通“漫”,弥漫。
《庄子•天道》:“太~,愿闻其要。
”③通“漫”。
不要。
莫。
董解元《西厢记》:“~言天上有姮娥。
”
谱
pǔ①记录事物系统的书籍,如“家谱”、“菜谱”、“年谱”等。
【又】编排记录。
《史记•三代世表》:“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~。
”②曲谱,乐谱。
《宋史•乐志五》:“雅乐皆先制乐章而后成~。
”
败
bài①毁坏;颓坏。
《左传•僖公十五年》:“涉河,侯车~。
”【又】毁坏的。
《促织》:“于~丛草处,探石发穴。
”②腐败,凋残。
《卖柑者言》:“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,~絮其中也哉?
” 《芙蕖》:“只有霜中~叶,零落难堪。
”③毁弃;
背弃。
《过秦论》:“于是从散约~,争割地而赂秦。
”④失败,指打败仗,亦指事情不成功。
《殽之战》:“秦师轻而无礼,必~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失败。
《殽之战》:“~秦师于殽。
”【败北】溃......更多
贬
biǎn①减少;减低。
《后汉书•袁绍传》:“每~节军粮,欲使离散。
”②给予低的评价,与“褒”相对。
《后汉书•董扶传》:“~纤介之恶。
”③降级。
《史记•张仪列传》:“~蜀王更号为侯,而使陈庄相蜀。
”【又】指降职又外放。
查询
贳
shì①租借;
赊。
《史记•汲黯传》:“县官无钱,从民~马。
”②赦免;
宽大。
《汉书•张敝传》:“因~其罪。
”
贵
guì①价格高。
《史记•货殖列传》:“故物贱之征~,~之征贱。
”②地位高;
显贵。
《师说》:“是故无~无贱,无长无少。
”③地位高的人。
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安能摧眉折腰侍权~,使我不得开心颜。
”④重要;
可贵。
《论语•学而》:“礼之用,和为~。
”⑤重视;
崇高。
《察今》:“有道之士,~以近知远。
”⑥敬词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往昔初阳岁,谢家来~门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