谡
sù①起来。
《列子•黄帝》:“若夫没人,则未尝见舟而~操之者也。
”②肃敬的样子。
《后汉书•蔡邕传》:“公子~尔敛袂而兴。
”
谨
jǐn①谨慎;
小心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~食之,时而献焉。
”②约束;
使……谨慎。
《训俭示康》:“小人寡欲则能~身节用,远罪丰家。
”③谨慎从事;
重视。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~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。
”④恭敬;
郑重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~斩樊於期头,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。
”《陈情表》:“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,~拜表以闻。
”
谩
mán①欺骗。
《九章•惜往日》:“或忠信而死节兮,或訑而不疑~。
”②诋毁。
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乡则不若,偝则~之。
”màn①通“慢”。
怠慢;
轻慢。
《史记•孝武本纪》:“后世~怠,故衰秏。
”②通“漫”,弥漫。
《庄子•天道》:“太~,愿闻其要。
”③通“漫”。
不要。
莫。
董解元《西厢记》:“~言天上有姮娥。
”
豆
dòu①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,形如高脚盘子。
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一箪食,一~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
”②豆类植物。
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~燃~萁,漉豉以为汁。
”③古代的容量单位,四升为一豆。
《左传•昭公三年》:“齐旧四量:~、区、釜、钟。
”【豆羹】⒈一豆之羹,只微少、微细。
⒉豆粥。
貌
mào①相貌;
面容。
《大铁椎传》:“时座上有健啖客,~甚寝。
”②表情;
神态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言之,~若甚戚者。
”③外表;
外观。
《后序》:“北虽~敬,实则愤怒。
”【貌侵】形貌矮小丑陋。
【貌言】谀辞,谄媚逢迎之语。
贡
gòng①把物品进献给君主。
《左传•桓公十五年》:“诸侯不~车服。
”【又】进献的物品。
杜甫《洗兵马》“寸地尺天皆入~。
”②赋税,传说中夏代的租赋制度。
《孟子•滕文公上》:“夏后氏五十而~。
”③推荐;
选举。
《后汉书•章帝纪》:“举人~士。
”【辨】贡,供,献。
三者都有“奉”“献”之意。
但是“贡”一般指献东西给君主。
“献”则表示恭敬地把东西送给人。
“供”指供给,供奉等。
查询
贴
tiē①典当;
用物品抵押借钱。
《促织》:“加以官贪吏虐,民日~妇卖儿。
”②粘附。
《活板》:“每字有二十余印,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,不用则以纸~之。
”③贴近;
紧靠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析虽大干如臂,无不平~石上,如苔藓然。
”④补贴;
补助。
《西游记》:“快快的送将出来还我,多多~些盘费。
”⑤服顺。
《北齐书•库狄干传》:“法令严肃,吏人~服,道不拾遗。
”⑥“贴旦”的简称。
戏曲中次要的女角色。
贻
yí①赠送;
送给。
《师说》:“余嘉其能行古道,作《师说》以~之。
”②遗留。
《左传•宣公二年》:“我之怀矣,自~伊戚。
”【辨】赠、贻。
两字都有赠送的意思,但在遗留的意义上,只能写作“贻”,不能写作“赠”。
【贻训】传于后人的格言。
【贻则】遗留的法则。
赆
jìn①赠送路费或财物。
《梁书•杨公则传》:“~送一无所取。
”②进贡的财物。
顔延之《赭白马赋》:“或踰远而纳~。
”
赡
shàn①供给;
供养。
《笑话四则•汉世老人》:“我倾家~君,慎勿他说,复相效而来。
”《晋书•羊祜传》:“禄俸所资,皆以~给九族,赏赐军士。
”②足;
够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此惟救死而恐不~,奚暇治礼义哉?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