缚
fù①捆绑。
《左传•文公二年》:“晋襄公~秦囚,使莱驹以戈斩之。
”②捆绑用的绳索。
《童区寄传》:“以~背刃,力上下,得绝。
”《病梅馆记》:“悉埋于地,解其棕~。
”
衔
xián①马嚼子。
《战国策•秦策》:“伏轼樽~,横历天下。
”②含;
嘴含。
《张衡传》:“外有八龙,首~铜丸。
”③包含;
含有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~远山,吞长江。
”④心怀;
隐藏在心里。
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闻汝丧之七日,乃能~哀致诚。
”⑤怀恨;
对人心怀不满。
《刘东堂言》:“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,~之次骨,或至相殴。
”⑥奉;
接受。
《礼记•檀弓》:“~君命而使。
”⑦头衔;
官阶。
白居易《重和元少尹》:“南宫起请无消息......更多
袒
tǎn①解开上衣,露出身体的一部分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闻之,肉~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
”《核舟记》:“佛印绝类弥勒,~胸露乳,矫首昂视。
”②偏袒;
袒护。
蒲松龄《聊斋志异•珊瑚》:“二成又懦,不敢为左右~。
”
覈
hé①核实。
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研~是非。
”【引】考核。
仲长统《昌言•损益》:“~才藝以叙官宜。
”②同“籺”、“麧”。
麦糠中的粗屑。
《史记•陈丞相世家》:“亦食糠~耳。
”查询
视
shì①看。
《世态炎凉》:“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~之。
”②察看;
视察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乡先辈左忠毅公~学京畿。
”③治理;
处理(公务)。
《张衡传》:“~事三年,上书乞骸骨。
”④看待;
对待。
《六国论》:“子孙~之不甚惜。
”⑤看顾;
照看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重念蒙君实~遇厚,于反复不宜卤莽。
”⑥视力;
目光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怵然为戒,~为止,行为迟。
”⑦比较;
比照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其辱行贱行,~五人......更多
皓
hào①白。
《登泰山记》:“或得日或否,绛~驳色。
”②喻指老翁。
李白《金陵歌送别范宣》:“他年来访南山~。
”③明;
明亮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而或长烟一空,~月千里。
”查询
皮
pí①皮。
《左传•僖公十四年》:“~之不存,毛将安傅。
”【又】比喻表面,浅薄。
《史记•郦食其传》:“以目~相,恐失天下之能士。
”②皮侯,兽皮制的箭靶。
《仪礼•乡谢礼》:“射不主~。
”③剥去皮。
《史记•刺客列传》:“因自~面抉眼。
”【皮里阳秋】皮里,心里。
阳秋,即《春秋》,其记事原则是寓褒贬于字里行间,不外露。
盎
àng①一种口小腹大的容器。
《农政全书•开垦上》:“江南园地最贵,民间莳葱薤于盆~之中。
”②丰厚,洋溢。
《徐霞客游记》:“溪环石映,佳趣~溢。
”【盎盎】1.盈缢。
苏轼《新酿桂酒》:“捣香筛辣入瓶盆,~春溪带雨浑。
”2.和盛。
《韩诗外传》“从前视之,~乎似有王者。
”
省
shěng①减省;
减少。
《韩非子•用人》:“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,顺人则刑罚~而令行。
”②免除;
排除。
《水浒传》:“哥哥且~烦恼。
”③王宫禁地。
后来用称中央一级的官署。
如“三省六部制”的“三省”,即“尚书省”、“中书省”和“门下省”。
④中央之下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。
《大铁椎传》:“七~好事者皆来学。
”xǐng①察看;
看。
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:“皇帝春游,览~远方。
”②探望;
看望(父母或其他年辈比自己......更多
真
zhēn①自然的本性。
《庄子•秋水》:“谨守而勿失,是谓反其~。
”②真实。
《汉书•宣帝纪》:“使~伪毋相乱。
”③真正的。
《周亚夫军细柳》:“嗟乎﹗此~将军矣。
”④确实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众壑纵横,~黄山绝胜处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