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
dǒu①量粮食的器具。
《庄子•胠箧》:“棓~折衡,而民不争。
”②容量单位。
十升等于一斗《陈州粜米》:“这米则有一石六~。
”③古代酒器。
《鸿门宴》:“项王曰:‘壮士!
赐之卮酒’则与~卮酒。
”④斗形的器物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红罗复~帐,四角垂香囊。
”⑤星宿名。
斗宿。
南斗六星,总称斗宿。
《赤壁赋》:“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~牛之间。
”⑥北斗星。
《小石潭记》:“潭西南而望,~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
”《诗经•大......更多
最
zuì①极其;
尤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看其外貌~是极好,却难知其底细。
”《钱塘湖春行》:“~爱湖东行不足。
”②最大;
最甚。
《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:“死事之惨,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~。
”③聚合。
《管子•禁藏》:“冬,收五藏,~万物。
”④总计。
《史记•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~从高帝得相国一人,丞相二人,将军、二千石各三人。
”【最目】概括文书内容的提要或目录。
根
gēn①树木的根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臣闻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~本。
”《促织》:“见有虫伏棘~。
”②泛指杆物的根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指如削葱~,口如含朱丹。
”《七步诗》:“本是同~生,相煎何太急?
”《采草药》:“大率用~者,若有宿~,须取无茎叶时采。
” 【又】植根;
扎根。
《孟子•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~于心。
”③物体的下部、底部。
庚信《明月山铭》:“风生石洞,云出山~。
”④事物的根源、本源。
桎
zhì拘束犯人两脚的刑具,常“桎梏”连用。
《战国策•齐策六》:“束缚~梏,辱身也。
”【引】约束;
束缚。
《庄子•达生》:“其灵台而不~。
”
沧
cāng①寒冷。
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日初出~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。
”②青绿色。
任彦昇《赠郭桐庐》:“~江路穷此,湍险方自兹。
”【沧海】1.大海。
2.我国东海的别称。
3.神话中的海岛名。
【沧溟】1.指高远的天空。
班固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诸仙玉女聚居~,其名难测,其实分别。
”2.指大海。
杜甫《赠翰林张四学士》诗:“翰林逼华盖,鲸力破~。
”
泥
ní泥土;
泥泞。
《庄子•秋水》:“蹶~则没足灭跗。
”【引】像泥一样的东西。
如“印泥”、“两枣泥”。
nì①涂抹。
《晋书•王恂传》:“用赤石脂~壁。
”②拘泥。
《宋史•刘几传》:“儒者~古。
”【又】行不通。
《论语•子张》:“致远恐~。
”③软求;
缠住不放。
元稹《遣悲怀》:“~他沽酒酒拔金钗。
”【泥首】用泥涂首,以示服罪。
【泥古】拘泥古法,不知变通。
【泥饮】⒈强留使饮(酒)。
⒉久饮不缀。
缉
jī捉拿,搜捕。
如“缉拿”、“缉获”。
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•锦衣卫镇抚司》:“至本卫,则东西两司房访~之。
”jí①聚集。
顔延之《阳给事诔》:“立乎将卒之间,以~华裔之众。
”②和睦。
《后汉书•蔡茂传》:“以厌远近不~之情。
”qí(又读jī)①把麻搓捻成线。
《管子•事语》:“女勤于~绩徽织。
”②(今读qī)横缝衣服下面的边。
《仪礼•丧服》:“斩者何?
不~也。
”
盘
pán①盛东西的浅底器皿;
盘子。
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~盂。
”②乐;
游乐。
《尚书•无逸》:“文王不敢~于游田。
”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乐~游则思三驱以为度。
”③曲折环绕;
弯曲。
《中山狼传》:“猬缩蠖屈,蛇~龟息。
”【盘桓】徘徊;
逗留。
【盘马】骑者使马盘旋。
【盘拏】屈曲强劲的样子。
【盘郁】曲折幽深。
称
chēng①称量;
衡量。
《汉书•枚乘传》:“夫铢铢而~之,至石必差。
”(铢、石:皆重量单位。
铢: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。
石:一百二十斤。
)②举;
举起。
《诗经•七月》:“~彼兕觥,万寿无疆。
”(兕觥:犀牛角制做的酒杯。
)③称赞;
赞许。
《原毁》:“彼虽能是,其人不足~也。
”④称述;
称说;
说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上~帝喾,下道齐桓,中述汤武。
”⑤称作;
号称;
称为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乃诈~公子扶苏、项燕,从民欲也。
符
fú①古代传达命令,征调兵将等用的凭证。
以竹木或金玉制成,从中间剖分两半,有关双方各执一半,使用时对合验证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晋鄙合~,疑之。
”②祥瑞的征兆。
迷信人认为是天神示给人的某种启示。
《汉书•扬雄传》:“方将俟元~,以禅梁甫之基,增泰山之高。
”③古代下行公文的一种文本。
《商君书•定分》:“各为尺六寸之~,明书年、月、日、时、所问法令之名,以告吏民。
”④相合;
符合。
《汉书•扬雄传•甘泉赋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