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
qǐ①踮起后脚跟。
《汉书•高帝纪上》:“日夜~而望归。
”【引】仰望;
盼望。
《北史•阳修之传》:“乡曲人士,莫不~羡。
”【企望】举踵而望。
俛
fǔ同“俯”,向下,低头。
和“仰”相对。
《过秦论》:“百越之君,~首系颈,委命下吏。
”miǎn通“勉”,勤劳。
《礼记•表记》:“~焉日有孳孳。
”
偃
yǎn①仰卧;
又为仰面向后倒,与“仆”相对。
《窦娥冤》:“人拥的我前合后~。
”②信息;
停止。
《庄子•徐无鬼》:“为义~兵,造兵之本也。
”【偃蹇】⒈高耸的样子。
⒉高傲的样子。
【偃息】安卧。
【偃仰】⒈悠闲安逸的样子。
⒉仰面倒下。
吓
hè①怒叱声。
《庄子•秋水》:“于是鸱得腐鼠,鵷雏过之,仰而视之曰,曰:~﹗”②张开。
郭璞《江赋》:“或~鳃乎岩间。
”xià害怕,使人害怕。
《桃花扇•哭主》:“不料今宵天翻地覆,~死俺也。
”
唯
wéi①只;
仅。
《周处》:“实冀三横~余其一。
”②用句首,表示希望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~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。
”③用于句首,表示语气。
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》:“~求则非邦也与?
”wěi应答的声音,略似于现代的“是”。
《柳毅传》:“毅伪退辞谢,俯仰~~。
”
喁
yóng①鱼口向上露出水面呼吸。
司马相如《长笛赋》:“鱏鱼~于水裔。
”②相和声。
《庄子•齐物论》:“前者唱于,而随者唱~。
”【喁喁】⒈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。
⒉随声附和的样子。
⒊形容低声说话。
⒋蝉鸣声。
察
chá①仔细看;
观察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徐而~之,则山下皆石穴罅。
”②看清楚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仰观宇宙之大,俯~品类之盛。
”【又】苛求。
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“~政不得下和,宜荡佚简易,宽小过,总大纲而已。
”③考察。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~邻国之政,无如寡人之用心也。
”④清楚;
明白。
《曹刿论战》:“小大之狱,虽不能~,必以情。
”⑤考察举荐;
选拔。
《陈情表》:“前太守臣逵~臣孝廉,后剌史臣荣举臣秀才。
”⑥督......更多
徽
huī①三股线合成的绳索。
《汉书•陈遵传》:“不得左右,牵于纆~。
”【引】捆绑;
束缚。
扬雄《解嘲》:“~以纠墨,制以锧鈇。
”【又】专指琴徽,系琴弦的绳子。
陆机《文赋》:“犹弦么而~急。
”②佩巾。
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扬杂错之袿~。
”③标帜;
符号。
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~帜以变,器械以革。
”④美好。
鲍照《数诗》:“宾友仰~容。
”王粲《公燕》:“管弦发~音。
”【徽缠】绳索。
也比喻各种束缚、牵累。
【徽号】⒈旗帜......更多
涕
tì①眼泪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樊将军仰天太息流~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蒋氏大戚,汪然出~。
” 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后常流~述其事以语人。
”②流眼泪;
哭泣。
《柳敬亭传》:“子之说,能使人慷慨~泣矣。
”③鼻涕。
王褒《僮约》:“目泪下,鼻~长一尺。
”【辨】涕、泗、泪。
古代一般“涕”指眼泪,“泗”指鼻涕。
后来“泪”代替了“涕”,“涕”代替了“泗”,而“泗”一般不用了。
【涕零】落泪。
【涕泗】眼泪与鼻涕,形容悲......更多
愿
yuàn①老实。
《童区寄传》:“大府台视儿,幼~也。
”②心愿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富贵非吾~,帝乡不可期。
”③愿意。
《论语》:“~车马,衣轻裘,与朋友共,敝之而无憾。
”④希望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~将军量力而处之。
”⑤仰慕。
《荀子•王制》:“名声日闻,天下~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