忸
niǔ①羞惭。
见“忸怩”。
②习惯。
《荀子•议兵》:“~之以庆赏,鰌之以刑罚。
”【忸怩】羞愧的样子。
戚
qi①古代一种像斧头的兵器。
陶渊明《读山海经》诗十二首之十:“刑天舞干~,猛志固常在。
”②悲伤;
忧伤。
《柳毅传》:“毅深为之~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言之,貌若甚~者。
”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不可去,汝不肯来,恐旦暮死,而汝抱天涯之~也。
”③亲戚;
亲属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富者就其~属。
贫则面语之。
”【戚促】窘迫;
迫促。
【戚戚】⒈忧愁的样子。
⒉心动的样子。
戮
lù①斩;
杀;
处决。
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“俘囚为盗耳,晓当尽~之。
”②羞辱;
耻辱。
《荀子•王霸》:“而身死国亡,为天下大~。
”【戮力】合力;
并力。
又写作“勠力”。
【戮笑】耻笑。
【戮馀】刑戮后得到馀生的人;
受过刑的人。
查询
报
bào①断狱,判决罪人。
《韩非子•五蠹》:“闻死刑之~,君为流涕。
”②报恩;报答。
《陈情表》:“尽节于陛下之日长,~养刘之日短也。
”③报仇;报怨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然则将军之仇~,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。
”④答复;回信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计未定,求人可使~秦者。
”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烦大巫妪为入~河伯。
”⑤到……去,前往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卿但暂还家,吾今且~府。
”
抵
dǐ①推挤;
排挤。
扬雄《解嘲》:“(范雎)~穰侯而代之。
”②抵赖;
否认。
《汉书•田延年传》:“延年~曰:‘本出将军之门,蒙此爵位,无有事是。
’”③相当;
值。
杜甫《春望》: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~万金。
”④抵偿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一旦~罪,或脱身以逃。
”⑤抗拒。
《三国演义》:“曹军不能~当。
”⑥到;
到达。
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~墓则前所受赠金者出。
”⑦抵触;
触犯。
王充《论衡•辨祟》:“~触县官。
”⑧击;
攻击......更多
斧
fǔ①砍物用的工具。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~斤以时入山林。
”《石钟山记》:“寺僧使小童持~,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。
”【又】专指兵器或刑具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君不如肉袒伏~质以请罪。
”②用斧砍。
曹操《苦寒行》:“担囊行取薪,~冰持作糜。
”③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。
《礼记•檀弓》:“加~于椁上。
”查询
条
tiáo①枝条;
树枝。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疏~交映,有时见日。
”②条理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明道德之广崇,治乱之~贯,靡不毕见。
”③条款;
项目。
《战国策•秦策》:“科~既备,民多伪态。
”④通达;
通畅。
《汉书•礼乐志》:“声气远~。
”⑤多指长形的物体或列的条项。
《旧唐书•刑法志》:“约法为二十~。
”【又】指人的性命。
《陈州粜米》:“兀的不送了我这~老命。
”【条畅】顺达通畅。
【条陈】分条陈述,也称分条陈述意......更多
桎
zhì拘束犯人两脚的刑具,常“桎梏”连用。
《战国策•齐策六》:“束缚~梏,辱身也。
”【引】约束;
束缚。
《庄子•达生》:“其灵台而不~。
”
止
zhǐ①脚。
《汉书•刑法志》:“当斩左~者,笞五百。
”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趾”。
②停止。
《察今》:“舟~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停止。
《鸿门宴》:“交戟之卫士欲~(之)不内。
”③住下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复从峡度栈以上,~文殊院。
”④留住。
《荷蓧丈人》:“~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。
”⑤阻止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河曲智叟笑而~之。
”⑥中止。
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“臂如为山,未成一篑,~吾止也。
”⑦通“......更多
殣
jìn①饿死。
《大戴礼记•千乘》:“道无~者。
”【又】饿死的人。
《后汉书•马融传》:“自关以西,道~相望”②掩埋;
埋葬。
《荀子•礼论》:“刑余罪人之丧……不得昼行,以昏~。
”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