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i①古代一种像斧头的兵器。

陶渊明《读山海经》诗十二首之十:“刑天舞干~,猛志固常在。

”②悲伤;

忧伤。

《柳毅传》:“毅深为之~。
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言之,貌若甚~者。

”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不可去,汝不肯来,恐旦暮死,而汝抱天涯之~也。

”③亲戚;

亲属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富者就其~属。

贫则面语之。

”【戚促】窘迫;

迫促。

【戚戚】⒈忧愁的样子。

⒉心动的样子。

bǎ①握,持,拿。

《卖炭翁》:“手~文书口称敕。

”②专权,控制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以~持公仓,法应立决。

”③把守。

《失街亭》:“街亭有兵守~。

”④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“先去街上买~解腕刀。

”⑤将;以。

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:“欲~西湖比西子。

”⑥给。

《范进中举》:“都~与你去丢在水里。

”【把酒】手持酒杯。

杜甫《重过何氏五首》:“斯游恐不遂,~意茫然。

”【把袂】握人手臂,以示亲热。

梁元帝《与萧挹书》......更多

zhèn①举;

举起。

《过秦论》:“~长策而御宇内。

”②抖动。

《屈原列传》:“新浴者必~衣。

”③奋起;

振作。

《教战守策》:“痿蹶而不复~。

”④整顿。

《史记•主父偃传》:“诸侯春~旅,秋治兵,所以不忘战也。

”⑤通“赈”,救济。

《论积贮疏》:“大命将泛,莫之~救。

”⑥通“震”,震动。

《张衡传》:“如有地动,尊则~龙。

”⑦通“震”,惊恐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秦武阳色变~恐。

”⑧通“震”,威吓。

《谏太宗十思疏......更多

jiē①接触;

交接。
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~,弃甲曳兵而走。

”②连接;

毗连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操军方连船舰,首尾相~。

”③接待;

交际。

《屈原列传》:“出则~遇宾客,应对诸侯。

”④迎接。

《宣和遗事•前集》:“笙箫细乐,却安排~驾。

”⑤接应;

援接。

《游黄山记》:“每至手足无可着处,澄源必先登垂~。

”⑥达到。

《滕王阁序》:“北海虽赊,扶摇可~。

”⑦承接。

《史记•平准书》:“汉兴,~秦之弊。

......更多

xiǎn①显著;

明显。

《柳毅传》:“唯恐道途~晦,不相通达,致负诚托。

”②显贵;

显赫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今之高爵~位,一旦抵罪,或脱身以逃。

”③显现;

显露。

《窦娥冤》:“其间才把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~。

”④显扬。

《孙膑减灶》:“孙膑以此名~天下。

”⑤荣耀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是以蓼洲周公,忠义暴于朝廷,赠谥美~,荣于身后。

”⑥旧美称去世的长辈亲属。

如“显妣”、“显考”等。

【显学】著名的学说或学派。

【显......更多

dù①树木名。

又称棠梨,杜梨。

《经诗•有杕之杜》:“有杕之~,生于道左。

”②堵塞;

阻塞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而又有剪发~门,佯狂不知所之者。

”③毫无根据地随意臆造。
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只恐又是你的~撰。

lì①栗树;

栗子。

《促织》:“蟹白~黄,备极护爱。

”②通“慄”。

害怕得发抖;

战栗。

《教战守策》:“论战斗之事,则缩颈而股~。

”【栗栗】⒈众多。

⒉恐惧的样子。

【栗烈】严寒的样子。

dài①危险。

《谋攻》: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~。

”《论语》:“思而不学则~。

”②近于;

几乎。

《六国论》:“且燕赵处秦革灭~尽之际。

”《雁荡山》:“凡永嘉山水,游历~遍。

”③大概;

恐怕。

《石钟山记》:“郦元之所见闻,~与余同。

”④通“怠”,懈怠;

懒惰。

《商君书•农战》:“农者~则土地荒。

zhì①治理。

《论积贮疏》:“民不足而可~者,自下及今未之尝闻。

”②惩处。

《出师表》:“不效则~臣之罪。

”③医治。
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君有疾在腠理,不~将恐深。

”④建造。
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为~斋宫河上。

”⑤整理;

备办。
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于是约车~装,载券契而行。

”⑥训练。
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史公~兵,往来桐城。

”⑦对付;

抵御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同心一意,共~曹操。

”⑧处理。

《苏武传》:“单于使卫律......更多

chān①窥看;

侦察。

《促织》:“忽闻门外虫鸣,惊起~视。

”《后序》:“予更欲一~北,归而求救国之策。

”②看;

观看。

《促织》:“将献公堂,惴惴恐不当意,思试之斗以~之。

”【觇候】暗中察看。

陈寿《三国志•吴书•吕范传》:“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~,讽县掠考范。

”【觇视】窥视。

12345 共109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