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
shí①以十个个体组成的一个单位。
军队中十人为一什,户籍以十家为一什。
《韩非子•显学》:“恃人之为吾善也,境内不~数。
”②《诗经》的“雅”、“颂”各部分每十篇编成一组,称“……之什”。
后代用“什”称诗篇或文章的卷数,也称诗文。
姚合《送陈倜赴江南从事》:“新~定知饶景思。
”③十倍。
王符《潜夫论•浮侈》:“浮末者~于农夫。
”④十分之……。
《史记•高祖本纪》:“会天寒,士卒堕指者~二三。
”【什伍】古户籍......更多
勃
bó①盛;
旺盛。
《左传•庄公十一年》:“禹、汤罪己,其兴也~焉。
”②猝然变色。
③粉末,花粉。
《齐民要术•饼法》:“干剂于腕上手挽作,勿著~。
”④争斗。
柳宗元《憎王孙文》:“~诤号,唶唶强强。
”⑤通“渤”。
《汉书•武帝纪》:“东临~海。
”⑥通“悖”,乖戾。
《淮南子•氾论训》:“为论如此,岂不~哉。
”【勃谿】争斗,争吵。
《庄子•外物》:“室无空虚,则妇姑~。
”
余
yú①我。
《核舟记》:“尝贻~核舟一。
”②多余的。
《论语》:“其~不足观也已。
”③遗留的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寡人虽亡国之~,不鼓不成列。
”④盈余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苟粟多而有~,何为而不成?”⑤表示整数后的不定的零数。
《卖炭翁》:“一车炭,千~斤,宫使驱将惜不得。
”【余波】⒈江河的末流。
⒉遗风流泽。
【余孽】残存的坏人。
冒
mào①覆盖;
遮盖。
《活板》:“其上以松脂、蜡和纸灰之类~之。
”②触犯;
冒犯。
《汉书•霍去病传》:“直~汉围西北驰去。
”③顶着;
冒着。
《汉书•王连传》:“不宜以一国之望~险而行。
”④轻率;
冒失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数者用兵之患也,而操皆~行之。
”⑤假充;
假冒。
《梅花岭记》:“是不必问其果解否也,而况~其未死之名者哉。
”⑥贪求;
贪污。
《汉书•卫青传》:“贪于饮食,~于货贿。
”mò见“冒顿”。
【冒没】⒈......更多
娆
rǎo烦扰。
《汉书•晁错传》:“废去淫末,除苛解~。
”ráo妩媚。
曹植《感婚赋》:“顾有怀兮妖~,用搔首兮屏营。
”【娆娆】柔弱貌。
屑
xiè①碎末。
《世说新语•政事》:“于是悉用木~覆之。
”【引】细小。
《管子•地员》:“五沙之状,粟焉如~尘厉。
”②顾,重视。
《后汉书•马廖传》:“尽心纳忠,不~毁誉。
”【屑屑】⒈繁琐、琐碎的样子。
⒉忙碌的样子。
搴
qiān①拔;
拔取。
屈原《湘君》:“采薜荔兮水中,~芙蓉兮木末。
”②举。
《观巴黎油画记》:“~大旗者,挽炮车者,络绎相属。
”
标
biāo①末端;顶端。
亦指树的末梢。
泛指高而尖的物体。
《蜀道难》:“上有六龙回日之高~。
”②高举。
周密《观潮》:“有乘骑、弄旗、~枪、舞刀于水面者。
”③标记;标志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手里插个草~。
”④写明。
《哨遍•高祖还乡》:“明~着册历,见放着文书。
”⑤标准,榜样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械系不稍宽,为~准以警其余。
”⑥清代军队编制名称,一标辖三营。
《三元里抗英》:“城内督~抚~旗满官兵,均欲奋勇出城决战。
”
桀
jié①鸡栖的木桩。
《诗经•王风•君子于役》:“鸡栖于~。
”②凶暴。
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~猾时起。
”③优秀;
杰出;
高出。
《诗经•卫风•伯兮》:“邦之~兮。
”《水经注•江水》:“比之诸岭,尚为竦~。
”④夏朝末代君王,相传是暴君。
jiē通“揭”,举。
《左传•成公二年》:“~石以投人。
”
灰
huī①物体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状的东西。
《念奴娇•赤壁怀古》:“谈笑间,樯橹~飞烟灭。
” 【又】使……变成灰。
《后汉书•文苑传》:“~珍奇。
”②尘土。
曹操《步出夏门行•龟虽寿》:“腾蛇乘雾,终为土~。
”③指一种介于黑白之间的颜色。
《晋书•郭璞传》:“时有物,大如水牛,~色卑膝……”④意志消沉;
沮丧。
陆游《舟中偶书》:“白首自怜心未~。
”【灰壤】地表下层土壤的一种。
用以比喻地下、九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