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ō①播种,下种。

《汉书•艺文志》:“~百谷,劝耕桑,以足衣食。

”②分布。

《尚书•禹贡》:“又北,~为九河,同为逆河。

”③传播,传扬。

《后汉书•承宫传》:“朝臣惮其节,名~匈奴。

”④表现。

《国语•晋语三》:“夫人美于中,必~于外。

”⑤迁徙;

流亡。

《宦者传》:“一身既毙,而妻子远~。

”⑥背弃;

舍弃。

《楚辞•九叹•思古》:“~规榘以背度兮。

”⑦放纵;

放。

《国语•周语下》:“~其淫心,称遂共工之过。

”b......更多

chāng①兴盛;

强盛。

《谭嗣同》:“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,此国之所以不~也。

”②健壮;

美好。

《诗经•猗嗟》:“猗嗟~兮,颀而长兮。

”【昌言】1.善言,正当的言论。

《尚书•大禹谟》:“禹拜~。

”(大禹接受善言。

)2.书名,全名是《仲长子~》。

东汉仲长统著。

gěng①植物的枝或茎。

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二四:“自后人有为蜂螫者,挼芋~傅之则愈。

”②正直。

屈原《九章•橘颂》:“淑离不淫,~其有理兮。

”(美丽无邪,正直而有法度。

离:通“丽”。

美丽。

)【引】强硬,顽固。

《商君书•赏刑》:“强~焉,有常刑而不赦。

”③阻塞。

郦道元《水经注•河水》:“其山虽辟,尚~湍流。

”今有双音词“梗塞”④害;

祸患。

《诗经•大雅•桑柔》:“谁生历阶?

至今为~。

pèi①杂草丛生的湖泊。

《管子•揆度》:“焚~泽,逐禽兽。

”②水奔流的样子。

《孟子•梁惠王上》:“由水之就下,~然谁能御之?

”③行动迅速地子。

《九歌•湘君》:“~吾乘兮桂舟。

”④充足;

充沛。

《公羊传•文公十四年》:“力~若有余。

hé①特指黄河。
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~内凶,则移其民于~东。

”【又】泛指河流。

《劝学》:“非能水也,而绝江~。

”②指银河。

谢眺《赠西府同僚》:“秋~曙耿耿,寒渚夜苍苍。

jì①渡;

渡水。

《子鱼论战》:“宋人既成列,楚人未既~。

”《行路难》: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~沧海。

”【又】泛指河水。

王粲《登楼赋》:“路逶迤而修迥兮,川既漾而~深。

”②成功;

成就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事之不~,此乃天也。

”③救助;

帮助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,以共~世业。

”④停止。

《淮南子•览冥》:“于是风~而波罢。

”jǐ济水;

河流名称,发源于河南,东流至山东入海,后来下游河道被黄......更多

huá①光滑;

滑溜。

《登泰山记》:“道中迷雾冰~,磴几不可登。

”②流利;

流畅。

《琵琶行》:“间关莺语花底~。

”③周代诸侯国,在今河南偃师。

《殽之战》:“灭~而还。

”④通“猾”。

《史记•宁成传》:“~贼任威。

”gǔ①扰乱;

乱。

《国语•周语下》:“而~夫二川之神,使至于争明。

”②搅浑,混浊。

傅玄《重爵禄》:“不知所以致清而求其清,此犹~其源而望其流之洁也。

”③通“汩”,治。

《庄子•缮性》:“缮性于俗学......更多

fén①水边;

河旁高地。

《诗经•大雅•常武》:“铺敦淮~,仍执丑虏。

”②汝水的岔流。

pēn水从地下涌出。

《公羊传•昭公五年》:“叔弓帅师败莒师于~泉。

~泉者何?

直泉也。

直泉者何?

涌泉也。

xiá①亲近;

亲热。

严复《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》:“长向江湖~鸥鸟。

”②亲近而不庄重。

《问说》:“等于己者,~之而不甘问焉。

”③轻忽;

轻视。

《教战守策》:“轻霜露而~风雨。

”④习惯;

熟悉;

熟练。

《论衡•程材》:“襄邑俗织锦,钝妇无不巧,日见之,日为之,手~也。

”⑤更替;

交替;

轮流。

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晋楚~主诸侯之盟也久矣。

”⑥拥挤。

《旧唐书•胡证传》:“广州有海舶之利,货贝~至。

”【狎客】⒈......更多

chī①用竹板、荆条抽打。

《陈涉世家》:“尉果~广。

”②比喻奴役;

役使。

《过秦论》:“执敲扑而鞭~天下。

”③用竹板、荆条抽打的刑罚。

《陈州粜米》:“现放着徒流~杖,做下严刑。

”【笞杖】1.以杖抽打。

2.施行笞刑的刑具。

12345 共224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