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ī①钱财;

物资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孤当续发人众,多载~粮,为卿后援。

”②积蓄。

《信凌君窃符救赵》:“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,如姬~之三年,自王以下,欲求报其父仇,莫能得。

”③供给;

资助。

《祭妹文》:“汝来床前,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,聊~一次。

”④资本;

依托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据而有之,此帝王之~也。

”⑤天赋。

《汉书•董仲舒传》:“今陛下贵为天子,……又有能致之~。

”⑥通“咨”。

询问。

《礼记•表记》......更多

yí①遗失;

丢失。

《过秦论》:“秦无亡矢~镞之费,而天下诸侯已困矣。

”②放弃;

舍弃。

《师说》:“小学而大~,吾未见其明也。

”③遗失的东西。

《乐羊子妻》:“况拾~求利以污其行乎?

”④遗留。

《伶官传序》:“此三者,吾~恨也。

”【又】特指死人遗留下来的。

《序》:“否则不能继述先烈~志且光大之。

”wèi①赠送。
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闻之,往请,欲厚~之。

”②给予的东西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父母岁有裘葛......更多

chóu①客人给主人祝酒后,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。

杜牧《念昔游》诗:“樽前自献自为~。

”②酬报,报答。

《促织》:“天将以~长厚者,遂使抚臣、令尹,并受促织恩荫。

”③偿付,偿还。

白居易《买花》:“贵贱无常价,~直看花数。

”④实现(愿望)。

李频《春日思归》:“壮志未~三尺剑,故乡空隔万重山。

”【酬对】应答。

【酬和】以文学相对答。

【酬酢】宾主相互敬酒。

引申为交际往来。

《周易•系辞上》:“是故可与~,可与祐......更多

xī①一种金属。

《荀子•强国》:“金~美,工冶巧。

”②特指僧人的锡杖。

王巾《头陁寺碑文》:“宗法师行洁珪璧,拥~来游。

”③通“緆”。

《列子•周穆王》:“衣阿~。

”cì通“赐”,赐给。

仲长统《昌言》:“赏~期于功劳,刑罚归乎罪恶。

xì①供给别人的粮食或饲料。

《国语•越语》:“生二人,公与~。

”②赠送(食物)。

《左传•僖公十五年》:“是岁晋又饥,秦伯又~之粟。

”③活的牲口;

生肉。

《国语•周语中》:“膳宰不致~,司里不授馆。

”《殽之战》:“吾子淹久于敝邑,唯是脯资~牵竭矣。

qǐ①乞求。

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“上书~归曰。

”②乞讨。

《教战守策》:“四方之民兽奔鸟窜,~为囚瞄之不暇。

”qì①给;

给予。

《晋书•谢安传》: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:‘以墅~汝。

’”②特指讨饭。

《韩非子•诡使》:“今死士之孤饥饿~于道,而优笑酒徒之属乘车衣丝。

”【乞骸骨】古代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的用语。

fù①交付;

交给。

《出师表》:“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,宜~有司论其刑赏。

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操当以肃还~乡党。

”②置;

放置。

《指南录后序》:“死固~之度外矣。

”③托付;

寄托。

《后汉书•袁绍传》:“孤以首领相~矣。

”④通“附”,亲附;

附属。

《管子•正》:“致道,其民~而不争。

xiū①休息。

《醉翁亭记》:“负者歌于途,行者~于树。

”②吉祥;

喜庆。

《唐雎不辱使命》:“~祲降于天。

”③停止;

结束。

《促织》:“少年大骇,急解令~止。

”④不要。

《陈州粜米》:“则这攒典哥哥~强挺。

”【休明】美善旺盛。

【休书】旧称弃妻为休,离弃时写给妻子的文书叫休书。

chuán①传递;

传送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王大喜,~以示美人及左右。

”②传给;

授与。

《原君》:“~之子孙,受享无穷。

”③传授;

教授。

《师说》:“师者,所以~道受业解惑也。

”④流传。

《石钟山记》:“此世所以不~也。

”⑤流传的文字。
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后世之谬其~而莫能名者,何可胜道也哉!

”zhuàn①驿舍;

客站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舍相如广成~舍。

”②驿车。

《韩非子•喻老》:“遽~不用。

”(遽......更多

fèng①俸禄,旧时官吏的薪金。

《训俭示康》:“吾今日之~岂能常有?

”②旧时指官吏任职的年限和资历。

《清史稿•选举志》:“官吏论~序迁曰推升,不俟满挝秩曰即升。

”【俸恤】官吏除俸禄外,另给照顾亲属的钱米。

查询

12345 共93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