澹
dàn①安;
静。
《汉书•司马相如传下》:“决江疏河,洒沈~灾,东归之于海。
”②淡;
淡薄。
《吕氏春秋•本味》:“辛而不列,~而不薄。
”③动荡。
《后汉书•班固传》:“西荡河源,东~海漘。
”shàn通“赡”。
足;
满足。
《汉书•食货志》:“限民名田,以~不足。
”tán复姓。
孔子有弟子叫澹台灭明。
瞰
kàn①俯视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下~峭壑阴森。
”②远望。
《雁荡山》:“此山南有芙蓉峰,峰下芙蓉驿,前~大海。
”③窥探。
《孟子•滕文公下》:“阳货~孔子之也,而馈孔子蒸豚。
”
适
shì①到……去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余自齐安舟行~临汝。
”②出嫁;
嫁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贫贱有此女,始~还家门。
”③适应;
顺从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处分~兄意,那得自任专。
”④适宜;
舒适。
《芙蕖》:“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刻不~耳目之观。
”⑤享受。
《赤壁赋》:“而吾与子之所共~。
”⑥恰好。
《雁荡山》:“从上观之,~与地平。
”⑦适才;
刚才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~得府君书,明日来迎汝。
”zhé通“谪”。
谴责;
逸
yì①马脱僵奔跑。
《柳毅传》:“鸟起马惊,疾~道左。
”②释放。
《左传•成公十六年》:“乃~楚囚。
”③安闲;
安逸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忧劳可以兴国,~豫可以亡身,自然之理也。
”④放荡。
《柳毅传》:“而夫婿乐~,为婢仆所惑,日以厌薄。
”⑤超过一般的。
《孙雀东南飞》:“云有第五郎,娇~未有婚。
”⑥通“佚”。
散失;
亡夫。
柳宗元《武功县丞厅壁记》:“壁坏文~。
”【逸才】才能在常人之上的人。
【逸民】避世隐居的人。
遥
yáo①远;
遥远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莲花可登而路~。
”②长。
白居易《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》:“~夜凉风楚客悲。
”【遥领】空封职名而不到职任事。
【遥想】追想。
【遥遥】⒈辽远。
⒉久远。
⒊漂荡的样子。
遨
áo游玩;游荡。
苏轼《赤壁赋》:“挟飞天以~游,抱明月而长终。
”【遨头】宋代成都自正月到四月浣花,太守出游,士女纵观,称太守为 ~。
”
霄
xiāo①云气。
《兵车行》:“哭声直上干云~。
”②天空。
《雁荡山》:“至谷中则森然干~。
”【霄汉】云霄和银河,也比喻朝廷。
驿
yì①古代供传递文书使用的马;
也指骑马传递文书的人。
《张衡传》:“后数日~至,果地震陇西。
”②传递文书的人或来往官员换马歇宿的地方。
《雁荡山》:“此山南有芙蓉峰,峰下芙蓉~,前瞰大海。
”
骀
tái①马嚼子脱落。
《后汉书•崔骃传》:“马~其衔,四牡横奔。
”②劣马;
不好的马。
宋玉《九辨》:“却骐骥而不乘兮,策驽~而取路。
”③比喻庸才。
王韶之《赠潘综逵举孝廉》诗:“伊余朽~。
”dài疲钝。
《孙膑兵法•十问》:“压其~,攻其疑。
”②放荡。
见“骀荡”。
【骀籍】践踏。
【骀荡】⒈放荡。
⒉舒缓荡漾,形容音乐或景色。
包
bāo①裹;包住。
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》:“那店小二将手帕~了头。
”《范进中举》:“即便~了两锭,叫胡屠户进来。
”②包括;包容。
《过秦论》:“席卷天下,~举宇内。
”【又】包藏。
《雁荡山》:“皆~在诸谷中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