蹙
cù①紧迫;
窘迫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自吾氏三世居是乡,积于今六十岁矣,而乡邻之生日~。
”《诗经•小雅•小明》:“曷云其还?
政事愈~。
”②紧缩;
紧皱。
《庄暴见孟子》:“百姓闻王钟鼓之声,管籥之音,举疾首~頞而相告。
”③局促不安。
《荀子•富国》:“墨子大有天下,小有一国,将~然衣粗食恶,忧戚而非乐。
”④通“蹴”。
踢;
踩。
苏轼《申王画马图》:“扬鞭一~破霜蹄。
”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三:“新进士集于月灯阁为~......更多
铙
náo①古时一种军中乐器,似铃,用槌敲击发声。
后来又指一种打击乐器似钹,一副两片,相击发声。
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》:“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,罄儿、钹儿、~儿一齐响。
”②通“挠”,扰乱。
《庄子•天道》:“万物无足以~心者,故静也。
”【铙歌】乐府《鼓吹曲》的一种,多用于宴会及激励士气。
革
gé①去毛的兽皮。
【又】泛指兽皮。
《察变》:“此自未有记载以前,~衣石斧之民所采撷践踏者。
”②皮革制成的甲胄。
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:“兵~非不坚利也。
”③皮革制成的鼓类乐器,八音之一。
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金石丝匏土~木八者,物之盖鸣者也。
”④变革;
改革。
《察变》:“是当前之所见,经廿年卅年而~焉可也,更二万年三万年而~亦可也。
”⑤革除;
除掉。
《六国论》:“且燕赵处秦~灭殆尽之际。
”【革车】兵车......更多
劭
shào①劝勉;
鼓励。
《汉书•成帝纪》:“先帝~农,薄其租税。
”②美好。
潘岳《行旅上河阳县》:“令名患不~。
”成语有“年高德劭”。
伐
fá①砍伐。
《伐檀》:“坎坎~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。
”②敲打。
高适《燕歌行》:“摐金~鼓下榆关。
”③讨伐;
攻打。
《曹刿论战》:“十年春,齐师~我。
”④攻破;
破坏。
《谋攻》:“故上兵~谋,其次~交。
”⑤功劳;
功业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北救赵而西却秦,此五霸之~也。
”⑥夸耀,自夸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每一令出,平~其功。
” 【伐冰之家】指贵族豪门之家。
古代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时才能用冰,伐冰即凿痧窖取冰。
余
yú①我。
《核舟记》:“尝贻~核舟一。
”②多余的。
《论语》:“其~不足观也已。
”③遗留的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寡人虽亡国之~,不鼓不成列。
”④盈余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苟粟多而有~,何为而不成?”⑤表示整数后的不定的零数。
《卖炭翁》:“一车炭,千~斤,宫使驱将惜不得。
”【余波】⒈江河的末流。
⒉遗风流泽。
【余孽】残存的坏人。
再
zài①第二次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胜地不常,盛筵难~。
”《曹刿论战》:“一鼓作气,~而衰,三而竭。
”②两次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日~食。
”《促织》:“问者爇香于鼎,~拜。
”③连接两个动作,表示先后关系。
《活板》:“用讫~火令药熔。
”【注】在古代汉语中。
“再”不是“再一次”的意思。
如“三年再会”是说“三年之内会面两次”,不是“三年之后再会”的意思。
【再蘸】⒈第二次斟酒。
⒉再娶或再嫁。
【再四】多次。
【再......更多
冲
chōng①向上冲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因持璧却立,倚柱,怒发上~冠。
”②虚;
空虚。
《老子》:“大盈若~,其用不穷。
”③谦虚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念高危则思谦~而自牧。
”④交通要道。
《失街亭》:“今令汝接应街亭,当阳平关~要道路,总守汉中咽喉。
”⑤快速向前冲。
《雁荡山》:“原其理,当是为谷中大水~激,沙土尽去。
”⑥碰撞;
冲击。
《黔之驴》:“稍近,益狎,荡倚~冒。
”⑦侵袭;
侵犯。
《教战守策》:......更多
南
nán①方向,同“北”相反。
《过秦论》:“~取汉中,西举巴蜀。
”②向南走。
《墨子•贵义》:“~之人不得北,北之人不得~。
”③古代乐舞名称。
《诗经•鼓钟》:“以雅以~。
”nān见“南无”。
【南冠】楚人冠名。
后借把羁留异地或作为囚犯的代称。
【南柯梦】比喻空幻和富贵得失天常。
【南亩】南面田地向阳,利于农作物生长,故古代农田多向南开。
后泛指农田。
【南云】南飞的云,古诗文中常借以表达思亲、怀乡之情。
【南枝】......更多
嘉
jiā①美好;
美好的。
柳宗元《愚溪诗序》:“~木异石错置,皆山水之奇者。
”②赞美;
嘉奖。
《师说》:“余~其能行古道,作《师说》以贻之。
”③感激;
感谢。
《叔向贺贫》:“非起也敢专承之,其自桓叔以下,~吾子之赐。
”④欢乐;
高兴;
喜悦。
《促织》:“上大~悦,诏赐抚臣名马衣缎。
”【嘉惠】对他人所给予的恩惠的敬称。
【嘉玉】祭祀用的玉。
【嘉乐】⒈古代钟鼓之乐。
⒉嘉美喜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