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
piān①文章的单位或组成部分。
古代文字写在竹简上,把首尾完整的诗或文用绳子或皮绳编连在一起叫做“篇”。
【引】首尾完整的诗文或一部书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,一~之中三致志焉。
”②泛指文章书籍。
常“篇章”、“篇籍”连用。
《论衡•超奇》:“或兴论立说结连~章者,文人鸿儒也。
”
籴
dí买进谷米,跟“粜”相对。
陆游《初夏杂兴》:“闷里家书到,贫时~贾平。
”《陈州粜米》:“你来~米,将银子来我称。
”
纍
léi绳索。
《汉书•李广传》:“禹从落中以剑斫绝~。
”【引】捆绑。
《左传•成公年三年》:“两释~囚以成其好。
”【纍纍】⒈狼狈的样子。
⒉相连缀不绝的样子。
经
jīng①织物的纵线,与“纬”相对。
文同《织妇怨》:“皆言边幅好,自爱~纬密。
”②经络;
经脉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技~肯綮之未尝,而况大畖乎?
”③经典;
经书。
《师说》:“六艺~传皆通习之。
”《过零丁洋》:“辛苦遭逢起一~。
”④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,以儒学经传著术为主,与“史”、“子”、“集”相对。
《复庵记》:“诸子及~史多所涉猎。
”⑤分界;
界线。
《察传》:“是非之~,不可不分。
”⑥上吊;
缢。
《史记......更多
缪
móu①十捆麻。
《说文•糸部》:“~,枲之十絜也。
”②缠绵,见“绸缪”。
miào姓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为赵宦者令~贤舍人。
”
缶
fǒu①大腹小口的圆形瓦器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视其~,而吾蛇尚存。
”②瓦制的打击乐器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请奉盆~秦王,以相娱乐。
”
羡
xiàn①羡慕。
《淮南子•说林》:“临河而~鱼,不如归家结网。
”②剩余;
盈余。
《管子•国蓄》:“钧~不足。
”③超过。
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功~于五帝。
”【又】泛滥。
《汉书•沟洫志》:“河灾之~溢,害中国也尤甚。
”yán①通“延”,邀请。
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乃~公侯卿士,登自东除。
”②通“埏”,墓道。
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:“闭中~,下外~门。
”
羹
gēng①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带汤的食物。
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啜其~,食其胾。
” 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一箪食,一豆~,得之则生,弗得死。
” 【辨】羹,汤。
“羹”,在上古时指用肉或菜等做成的带汁的食物,和“菜汤”不同。
“汤”,在唐以前一般只指热水,后来才指菜汤。
翟
zhái姓。
dì①长尾巴的野鸡。
李白《山鹧鸪词》:“山鸡~雉来相劝。
”②古代乐舞所执的野鸡毛。
《诗经•邶风•简兮》:“右手秉~。
”③用野鸡毛装饰的衣服、车子、道 具等器物。
《诗经•卫风•硕人》:“~茀以朝。
”④通“狄”。
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。
【翟茀】古代一种用翟羽装饰屏障,贵妇所乘的车子。
者
zhě①用动词、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、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,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,相当于“……的人(人、事、情况等)”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~之可追。
”②用在数词后面,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、事、物。
翻译时在人、事、物名称前加“个”、“件”、“种”等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数~用兵之患也。
”③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,起区别作用,可译作“这样的”、“这个”等,有时不必译出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