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
zhī①到……去。
《为学》:“吾欲~南海。
”②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这个”、“这”、“这种”等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均~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
”③第三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他”、“它”、“它们”、“他们”等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生~有时而用~无度。
”《郑伯克段于鄢》:“爱共叔段,欲立~。
”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君将哀而生~乎?
”⑤第二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你”、“您”。
《汉书•蒯通传》:......更多
介
jiè①界线;
边界。
《诗经•周颂•思文》:“无此疆尔~。
”②边;
畔。
屈原《哀郢》:“哀州土之平乐兮,悲江~之遗风。
”③间隔;
隔开。
《汉书•翼奉传》:“前向崧高,后~大河。
”④居……之间。
《左传•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敝邑褊小,~于大国。
”⑤介绍;
引见。
《后汉书•符融传》:“融一见嗟服,因以~于李膺。
”⑥介绍人;
居中引见的人。
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诸侯相见,卿为~。
”⑦甲;
铠甲。
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将士被~......更多
俑
yǒng古代殉葬用的木偶或陶人。
《孟子•梁惠王上》:“始作~者,其无后乎?
”谢惠连《祭古冢文》:“抚~增哀。
”
兆
zhào①古代占卜时,占卜者观看龟甲烧灼形成的裂纹,用来判断吉凶,这种裂纹就叫兆。
《史记•文帝本纪》:“卜之龟,卦~得大横。
”【引】预兆;
征兆。
事情发生前的迹象。
《商君书•算地》:“此亡国之~也。
”②开始。
《左传•哀公元年》:“能布其德,而~其谋。
”③祭坛或墓地的界域。
《左传•哀公二年》:“素车朴马,无入于~。
”④古代以百万或万亿为兆,常用来表示多。
《尚书•吕刑》:“~民赖之。
”《九章•惜诵》:“......更多
同
tóng①相同;
一样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今卿廓开大计,正与孤~。
”②同一。
《殽之战》:“秦不哀我丧而伐吾~姓。
”③一致;
统一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齐~,则宜抚安,与结盟好。
”④附和;
随同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士大夫多以恤国事,~俗自媚于众为善。
”⑤参与;
干预。
《谋攻》:“不知三军之事而~三军之政者,则军士惑矣。
”⑥共同;
一起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今君与廉颇~列。
”【同案】明清时称同一......更多
吒
zhà①发怒时大声叫嚷。
王逸《九思•疾世》:“忧不暇兮寝食,~增叹兮如雷。
”【又】叹息,感叹。
郭璞《游仙诗》:“临川哀年迈,抚心独悲~。
”
吾
wú①我;
我们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顾~念之,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。
”②我的;
我们的。
《殽之战》:“秦不哀~丧而伐~同姓,秦则无礼,何施之为。
”【吾侪】同“吾曹”。
我辈;
我们这些人。
【吾属】我辈;
我等。
【吾子】指自己的儿子。
对平辈人的一种亲切的称呼,可译为“您”。
查询
嗷
áo见“嗷嗷”“嗷嘈”【嗷嗷】1.哀鸣声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~。
”2.哀怨或愁叹声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董卓传》:“百姓~,道路以目。
”3.嘈杂声。
曹植《美女篇》:“众人徒~,安知彼所欢。
”【嗷嘈】áocáo声音嘈杂,喧嚣。
杜甫《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》:“太常楼船声~,问兵刮寇趋下牢。
”
夏
xià①四季的第二季。
《论贵粟疏》:“春耕,~耘,秋获,冬藏。
”②我国古代对中原地区的称呼,也称“华夏”、“诸夏”。
《荀子•儒效》:“居楚而楚,居越而越,居~而~。
”③通“厦”,高大的房屋。
屈原《九章•哀郢》:“曾不知~之为丘兮。
”④朝代名。
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,第一代君主是禹。
寡
guǎ①少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固不可以敌众。
”②古代妇人丧夫、男子无妻或丧偶,都叫寡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哀鳏~,恤孤独。
”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齐崔杼生成及彊而~。
” 【又】专指妇人丧夫。
《史记•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,新~。
”③古代王侯的自我谦称。
《老子》:“侯王自谓孤、~、不榖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