褒
bāo①宽大的衣襟。
《淮南子•汜论》:“岂必~衣博带。
”李白《嘲鲁儒》:“秦家丞相府,不重~衣人。
”②表扬;赞扬。
《汉书•王成传》:“宣帝最先~之。
”《答李翊鸪》:“非敢~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。
”
符
fú①古代传达命令,征调兵将等用的凭证。
以竹木或金玉制成,从中间剖分两半,有关双方各执一半,使用时对合验证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晋鄙合~,疑之。
”②祥瑞的征兆。
迷信人认为是天神示给人的某种启示。
《汉书•扬雄传》:“方将俟元~,以禅梁甫之基,增泰山之高。
”③古代下行公文的一种文本。
《商君书•定分》:“各为尺六寸之~,明书年、月、日、时、所问法令之名,以告吏民。
”④相合;
符合。
《汉书•扬雄传•甘泉赋......更多
粉
fěn①细末,特指化妆用的粉末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越显得面如傅~。
”②用谷物粉末制成的食品。
武汉臣《老生儿》:“宰下羊,漏下~,蒸下馒头。
”③动涂饰;
粉饰。
王之道《浣溪沙•赋春雪追和东坡韵四首》:“松毛~白老翁须。
”④碾碎;
砸碎。
于谦《石头吟》:“~身碎骨浑不怕。
”
绽
zhàn①衣缝裂开。
《礼记•内则》:“衣裳~裂。
”【又】泛指开裂,裂开。
杜甫《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》:“凭久乌皮~,簪稀白帽棱。
”②缝。
古乐府《艳歌行》:“故衣谁为补,新衣谁当~。
”
罥
juàn①缠绕;
缠挂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两弯似蹙非蹙~烟眉,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。
”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高者挂~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
”②用绳索捕取鸟兽。
《史记•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~騕褭,射封豕。
”
记
jì①记载;
记述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其下平旷,有泉侧出,而~游者甚众。
”②记忆;
记得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予犹~周公之被逮,在丁卯三月之望。
”③公告;
布告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后孟尝君出~,问门下诸客。
”④一种以记叙说明为主的文体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哀斯墓之徒有其名也,而为之~。
”⑤标记;
符号。
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“仓廒内自有官司封~。
”⑥胎记;
皮肤上生来就有的深色斑痕。
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》:“他......更多
辟
bì①刑法;法律。
《左传•昭公六年》:“制参~,铸刑书。
”②君主。
《诗经•大雅•荡》:“荡荡上帝,下民之~。
”③征召。
《张衡传》:“举孝廉不行,连~公府不就。
”④通“避”。
《殽之战》:“其北陵,文王之所~风雨也。
”pì①开;打开。
《促织》:“巫从旁望空代祝,唇吻翕~,不知何词。
”②开辟;开垦;开设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欲~土地,朝秦楚。
”《治平篇》:“隙地未尽~,闭廛未尽居也。
”《病梅馆记》:“~......更多
丽
lì①成对;
成双。
刘勰《文心雕龙•丽辞》:“~辞之体,凡有四对。
”②华丽;
美丽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~服之人。
”③依附;
附着。
《易•离卦》:“百谷草木~乎土。
”【丽都】雍容华贵。
【丽则】文辞华丽而不失于正。
【丽谯】壮美的高楼。
查询
办
bàn①办理;治理。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项粱常为主~。
”(主,主持)②处罚;惩戒。
《三国志•蜀书•费祎传》:“君信可人,必能~贼者也。
”③做成;具备。
《孤儿行》:“大兄言~饭,大嫂言视马。
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船,粮,战俱~。
”④对仗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卿能~之者诚决。
”⑤创设。
《冯婉贞》:“是年谢庄~团,以三保勇而多艺,推为长。
”⑥置;筹措。
《乐府诗集•陇西行》:“促令~粗饭,慎莫使稽留。
”
仪
yí①法度;
标准。
《三国志•诸葛亮传》:“抚百姓,示~轨。
”②仪器。
《张衡传》:“复造侯风地动~。
”③外貌;
外表。
《孙雀东南飞》:“入门上家堂,进退无颜~。
”④礼仪;
礼节。
《晋书•谢安传》:“诏府中备凶~。
”⑤礼物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弟却也无以为敬,谨具贺~五十两。
”【仪表】⒈表率。
⒉准则;
规范。
⒊仪容姿态。
【仪式】⒈法令准则。
⒉礼节规范。
【仪仗】皇帝及官员外出时,随行人员所的武器、旗帜以及各种生活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