泾
jīng泾水,发源于甘肃,流入陕西与渭水相合。
【泾渭】泾水和渭水。
古人认为泾浊渭清(实际上是泾清渭浊),所以用来比喻清浊或是非。
缘
yuán①衣边。
《后汉书•明德马皇后纪》:“常衣大练,裙不加~。
”②顺着;
沿着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~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
”③趋向;
走向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末技游食之民,转而~南亩。
”④遵照。
《商君书•君臣》:“~法而治,按功行赏。
”⑤攀援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以若所为,求若所欲,犹~木而求鱼也。
”⑥缘分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虽与府吏要,渠会永无~。
”⑦因为。
《采草药》:“~土气有早晚,天时有愆伏。
”【缘法......更多
稗
bài①稻田杂草。
《左传•定公十年》:“若其不用,用秕~也。
”②卑微。
【稗史】记录轶闻琐事之书。
魏源《寰海后十首》:“梦中疏草苍生泪,诗里莺花~情。
”
缜
zhěn①周密;
细致。
《南史•孙休源传》:“累居显职,性~密,未尝言禁中事。
”②通“鬒”,头发稠而黑。
谢眺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》:“谁能~不变。
”
良
liáng①好;
良好;
优良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有~田美池桑竹之属。
”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怀~辰以孤往,或植杖而耘耔。
”②善良。
《出师表》:“此皆~实,志虑忠纯。
”③很;
甚。
《琵琶行》:“感我此言~久立。
”④的确;
确实。
《三峡》:“清荣峻茂,~多趣味。
”【良弼】指贤良的辅臣。
【良家】⒈关于经营的人家。
⒉清白的人家。
【良人】⒈善良的人。
⒉平民。
⒊夫或妻。
芳
fāng①花草的香乞;香;芳香。
宋玉《风赋》:“迴穴冲陵,萧条众~。
”《桃花源记》:“~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
”②芳香的草;花草;花。
《涉江》:“腥臊并御,~不得薄兮。
”③美好的(声名、德行)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非谢家之宝树,接孟氏之~邻。
”查询
英
yīng①花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芳草鲜美,落~缤纷。
”②文采;
词藻。
《文心雕龙•情采》:“心求既形,~华乃赡。
”③精华。
《阿房宫赋》:“韩魏之经营,齐楚之精~。
”④杰出;
超众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况刘豫州至王室之胄,~才盖世。
”【英才】杰出的人才。
杰出的才能。
【英发】才华外露。
【英风】⒈杰出人物的风貌气概。
⒉美好的名声。
【英华】⒈精华。
⒉指俊美的神采。
⒊美好的名誉。
【英俊】杰出人物。
言
yán①说;
谈论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此人一一为具~所闻。
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吾能弭谤矣,乃不敢~。
”②言语;
言论。
《鸿门宴》:“至军中,具以沛公~报项王。
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王不听,于国人莫敢出~,三年,乃流王于彘。
”③一字为一言。
《琵琶行》:“因为长句,歌以赠之,凡六百一十六~。
”④一句为言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今吾且死,而侯生曾无一~半辞送我,我岂有所失哉?
”⑤著作;
书籍。
《过秦论》:......更多
论
lùn①讨论;
议论。
《出师表》:“每与臣~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。
”②评定赏罚;
判定。
《出师表》:“宜付有司~其刑赏。
”③说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乃不知有汉,无~魏晋。
”④辩论。
《史记•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今日廷~。
”⑤研究;
研讨。
《五蠹》:“~世之事,因为之备。
”⑥言论;
主张;
学说。
《甘藷疏序》:“余不侫,独持迂~。
”⑦文体的一种,即议论文。
《文选序》:“~则析理精微,铭则序事清润。
”查询
设
shè①设置;
设立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门虽~而常关。
”②陈设;
安排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~酒杀鸡作食。
”③筹划;
谋划。
《谭嗣同》:“而~法备贮弹药。
”④完备;
周密。
《史记•刺客列传》:“居处兵卫甚~。
”⑤假设;
如果。
《冯婉贞》:“小敌去,大敌来矣;
~以炮至,吾村不齑粉乎?
”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