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
wēn①温暖;
暖和。
《祭妹文》:“四支犹~,一目未瞑,盖犹忍死待予也。
”②温和;
柔和。
《管子•形势解》:“~良宽厚,则民爱之。
”③温习;
复习。
《论语》:“~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。
”【温厚】⒈温和;
厚道。
⒉富裕。
【温蠖】昏聩。
灌
guàn①注入。
流入。
《望洋兴叹》:“秋水时至,百川~河。
”②灌溉;
浇灌。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引河水~民田。
”③饮。
《礼记•投壶》:“当饮者皆跪,奉觞,曰:‘赐~。
’”④酌酒浇地。
古代祭祀时第一次献酒的仪式。
《论语•八脩》:“褅自既~而往者,吾不欲观之矣。
”⑤浇铸。
《论衡•奇怪》:“烁一鼎之铜,以~一钱之形,不能成一鼎。
”⑥丛生。
白居易《庐山草堂记》:“松下多~丛。
”【灌园】从事田园劳动。
引申指官吏......更多
衔
xián①马嚼子。
《战国策•秦策》:“伏轼樽~,横历天下。
”②含;
嘴含。
《张衡传》:“外有八龙,首~铜丸。
”③包含;
含有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~远山,吞长江。
”④心怀;
隐藏在心里。
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闻汝丧之七日,乃能~哀致诚。
”⑤怀恨;
对人心怀不满。
《刘东堂言》:“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,~之次骨,或至相殴。
”⑥奉;
接受。
《礼记•檀弓》:“~君命而使。
”⑦头衔;
官阶。
白居易《重和元少尹》:“南宫起请无消息......更多
视
shì①看。
《世态炎凉》:“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~之。
”②察看;
视察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乡先辈左忠毅公~学京畿。
”③治理;
处理(公务)。
《张衡传》:“~事三年,上书乞骸骨。
”④看待;
对待。
《六国论》:“子孙~之不甚惜。
”⑤看顾;
照看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重念蒙君实~遇厚,于反复不宜卤莽。
”⑥视力;
目光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怵然为戒,~为止,行为迟。
”⑦比较;
比照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其辱行贱行,~五人......更多
盛
shèng①兴盛;
旺盛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~衰之理,虽曰天命,岂非人事哉。
”②多;
大量;
茂盛。
《采草药》:“山寺桃花始~开。
”③大;
盛大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胜地不常,~筵难再。
”【形】程度深;
范围广;
规模大。
《活板》:“板印书籍,唐人尚未~为之。
”④充足;
充沛。
《答李翊书》:“气~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。
”⑤好;
美好。
《教战守策》:“及至后世,用迂儒之议,以去兵为王者之~节。
”⑥极;
非常。
《中山狼......更多
祥
xiáng①凶或吉的预兆。
【又】特指吉兆。
《左传•僖公十六年》:“是何~也,吉凶焉在?
”②吉祥;
吉利。
《殽之战》:“纵敌患生,违天不~。
”③古代丧祭名。
父母死后十三个月祭,叫小祥;
二十五个月祭,叫大祥。
大祥表示丧期已满。
【祥风】瑞风;
和风。
【祥瑞】吉祥的征兆。
祧
tiāo①远祖的庙。
《礼记•祭法》:“远庙为~。
”【又】泛指宗庙。
沈约《立太子诏》:“守器承~。
”②把隔了几代远的祖宗的神主迁入远祖的庙。
《周礼•春官•守祧》:“掌守先王公之庙~。
”
纪
jì①丝的头绪。
《墨子•尚同》:“譬若丝缕之有~。
”②纲领;
根本。
《吕氏春秋•孝行》:“夫孝,三皇五帝之本务,而万事之~也。
”③纲纪;
准则;
法度。
《吕氏春秋•孟春》:“无绝地之理,无乱人之~。
”④料理;
经营。
陶潜《移居》:“衣食当须~,力耕不吾欺。
”⑤记载;
记述。
《祭妹文》:“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,罗缕~存。
”⑥史书体裁之一种。
或记帝王事迹,如《汉书•高帝纪》;
或记一代大事,如《史记•周本纪》。
⑦十......更多
腊
là古时十二月对众神的一种祭祀,有时也指腊祭的日子。
《五蠹》:“夫山居而谷汲者,娄~而相遗以水。
”xī①干肉。
《易经•噬嗑》:“噬~肉,遇毒。
”②制成干肉;
干枯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然得而~之以为饵,可以已大风、挛踠、瘘、疠。
”【引】皮肤皴皱。
《山海经•西山经》:“其脂可以已~。
”②极,很。
《国语•周语下》:“厚味寔~毒。
”【腊鼓】古时于腊日或腊前一日击鼓驱疫的民俗。
【腊破】腊尽,年终。
【腊日】古时一......更多
荐
jiàn①兽类吃的草。
《庄子•齐物论》:“麋鹿食~。
”②草席;
草垫。
曹植《九咏》:“茵~兮兰席。
”③奉献;
进献。
《论语•乡党》:“君赐腥,必熟而~之。
”④祭奠;
祭祀。
《窦娥冤》:“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,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~。
”⑤推荐;
举荐。
《谭嗣同》:“君以学士徐公致靖~,被征。
”⑥接连;
频繁;
屡次。
《国语•鲁语》:“饥馑~降。
”⑦通“搢”,插。
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明日造朝,至外廷,~笏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