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
suǒ①处所;
地方。
《硕鼠》:“乐土乐土,爰得我~。
”②合理的结果;
应有的归宿。
《原君》:“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,视之如寇仇,名之为独夫,固其~也。
”③放在动词或动短语前,组成名词性短语。
表示“……的地方”、“……的人”、“……的事物”等。
《师说》:“道之~存,师之~存也。
”④与“为”相呼应,构成“为……所……”的被动句式。
《鸿门宴》:“不者,若属皆且为~虏。
”《六国论》:“而为秦人积威之~劫”⑤......更多
才
cái①才能。
《与吴质书》:“其~学足著书,美志不遂,良可痛。
”【又】以……为才;
认为……有才。
《促织》:“有华阴令欲媚上官,以一头进,试使斗面~。
”②有才能的人。
《六国论》:“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~。
”③刚刚;
仅仅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初极狭,~通人。
”④能“裁”。
裁夺。
《战国策•赵策一》:“今有城市之邑七十,愿拜内之于王,惟王~之。
”⑤通“财”。
金仁杰《追韩信》三折:“恶了秦民,更掳掠民~。
”【才......更多
抚
fǔ①抚摸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景翳翳以将入,~孤松而盘桓。
”②拍;
轻击。
《口技》:“妇~儿乳。
”③拨弄;
弹奏。
常建《送李十一尉临溪》:“回轸~商调,越溪澄碧林。
”④按;
握。
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右~剑,左援带。
”⑤抚慰;
安抚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莅中国而~四夷。
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及说备使~表众。
”⑥抚养;
对待。
《项脊轩志》:“先妣~之甚厚。
”《与妻书》:“汝其善~之,使之肖我。
”⑦做……的巡抚......更多
斛
hú①古量器名,也是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斛,南宋末年改五斗为一斛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武帝纪》:“是岁谷一~五十万钱。
”
晋
jìn①进。
班固《幽通赋》:“盍孟~以迨群兮。
”②通“搢”,插。
③周代诸侯国,在今山西、河北南部和陕西中部等地,公元前403年分为韩、赵、魏三国。
④朝代名。
⒈公元265-420年,第一代君主是司马炎。
原建都洛阳,公元317年迁都建康,迁都以前称为“西晋”,迁都以后称为“东晋”。
⒉公元936-947年,五代之一,又称“后晋”,第一代君主是石敬塘。
束
shù①捆绑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其势必不敢留君,而~君归赵矣。
”②整理;
收拾。
《殽之战》:“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~载,厉兵,秣马矣。
”③约束;
拘束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未有尝坚明约~者也。
”④捆;
把。
《魏书•李先传》:“宜密使兵人人备青草一~。
”【束发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,因称成童之年。
约八岁或八至十九岁这一段年纪。
【束甲】捆起铠甲。
表示放下武器,停战或投降。
【束脩】⒈十条一捆的干肉,是古......更多
桢
zhēn①一种质地坚硬的树。
《山海经•东山经》:“太山上多金木~木。
”②筑土墙时两端竖立的木柱,比喻支柱、骨干。
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师尹爰止,毗代作~。
”【桢干】筑土墙时两头用的柱子叫“桢”,两边用的木板叫“干”。
比喻支柱、骨干。
沉
chén①沉入水中;
沉没。
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:“~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”《岳阳楼记》:“浮光跃金,静影~璧。
”②泛指下落;
沉陷。
《过零丁洋》:“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~雨打萍。
”③沉溺;
陷入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~于国家之事,开罪于先生。
”④重;
沉重。
《采草药》:“无苗时采,则实而~。
”⑤深;
深沉。
《如梦令》:“常记溪亭日幕,~醉不知归路。
”【注】“沉”原来写作“沈”,音s......更多
洒
sǎ①撒水于地。
《史记•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夜~扫,早帐具至旦。
”②散落;
抛落。
郭璞《江赋》:“骇浪暴~,惊波飞薄。
”③挥写。
《文心雕龙•养气》:“~翰以伐性。
”④表示自称。
咱,我。
《水浒传》:“~家是经略府提辖。
”xǐ①通“洗”,洗涤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管宁传》:“夏时诣水中澡~手足。
”②分流。
《史记•河渠》:“九川既疏,九泽既~。
”
涝
lǎo雨水过多,淹了庄稼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郑浑传》:“患水~,百姓饥乏。
”láo①大波浪。
鲍照《登大雷岸与妹书》:“浴雨排风,吹~弄翮。
”②﹤名﹥河流名,在今陕西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