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ǎn①法度;

法则;

方式。

曹丕《典论•论文》:“节奏同~。

”刘勰《文心雕龙•物色》:“然物有恒姿,而思无定~。

”②收敛;

约束;

检点。

成公绥《啸赋》:“宁子~手而叹息。

” 《三国志•魏书•锺会传》:“会于是禁~士众不得钞略。

”庾亮《让中书令表》:“少无~操。

”③查看;

查验。

曹操《收租调令》:“郡国守相明~察之。

”查询

cú死亡。

《尚书•舜典》:“二十有八载,帝乃~落,百姓如丧考妣。

”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先帝创业未半,而中道崩~。

”(中道:中途。

)【殂落】死亡。

王充《论衡•气寿》:“尧退而老,八岁而终,至~九十八岁。

”【殂谢】死亡。

陈亮《中兴论》:“又况南渡已久,中原父老日以~。

bó①水浅。

《颜氏家训•勉学》:“兀若枯木,~若穷流。

”②安静;

恬静。

诸葛亮《戒子书》:“非澹~无以明志。

”③停船;

停泊。

《泊秦淮》:“夜~秦淮近酒家。

”④止息;

停留。

陈子昂《古意题徐令壁》:“闻君太平世,栖~灵台侧。

”pō湖泊,湖泽,如“梁山~”。

liú①水流清亮的样子。

《诗经•郑风•溱洧》:“溱与洧,~其清矣。

”②风刮得很紧的样子。

刘向《九叹•逢纷》:“秋风~以萧萧。

qīng①清澈;

清亮。

《兰亭集序》:“又有~流激湍,映带左右。

”②清洁;

清净。

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“水~无大鱼。

”③清白;

纯洁。

《屈原列传》:“举世混浊而我独~。

”④清廉;

廉洁。

《训俭示康》:“公虽自信~约,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。

”⑤清爽;

清凉。

《兰亭集序》:“是日也,天朗气~,惠风和畅。

”⑥清明;

清平。

《陈情表》:“逮奉圣朝,沐浴~化。

”⑦清除;

肃清。

《谭嗣同》:“~君侧,肃宫廷。

”⑧凄清;

冷清。

......更多

yǎn①水长流。

木华《海赋》:“东~析木。

” 【引】引长;

延及。

江淹《为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》:“泽~庆世。

”②湿润;

渗透。

《国语•周语上》:“夫水土~而民用也。

”③根据某种事理推广、发挥。

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盖西伯拘而~《周易》。

”《三国志•蜀书•诸葛亮传》:“推~兵法,作八阵图。

”【演义】⒈推广,引申,发展原来的意义。

⒉以史实为基础,增添一些故事情节,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。

zhuó①烧;

烤。

《论衡•言毒》:“若火~人。

”②显明;

显著。

《三国志•吴书•吴主传》:“事已彰~,无所复疑。

”【灼灼】鲜亮的样子。

jiǒng明亮;

光亮。

葛洪《抱朴子•安塉》:“向~烛而背白日。

”成语有 “目光~~”。

bǐng①明亮,显著。

《论衡•书解》:“大人德扩,其文~。

”②显示。

杨畜产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:“常有神验,国之吉凶,先~祥异。

”③明白。

白居易《画大罗天尊赞文》:“粹容俨若,真相~焉。

”④点燃。

《说苑•建本》:“老而好学,如~烛之明。

”【柄柄烺烺】形容文章的言辞声韵之美。

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是故不苟为~,务采色。

”查询

huáng煌煌,明亮。

《诗经•陈风•东门之杨》:“明星~。

”【又】鲜明。

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~荧荧,夺人目精。

678910 共98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