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éng①目不明。

《山海经•中山经》:“甘枣之山有草焉,名曰萚,可以已~。

”②昏暗。

《楚辞•天问》:“冥昭~暗,谁能极之?

”③烦闷。

《左传•襄公十四年》:“不与于会,亦无~焉。

”④惭愧。

《国语•晋语三》:“臣得其志,而使君~,是犯也。

”mèng①通“梦”。

梦见;

做梦。

《晏子春秋•内杂篇下》:“夜者公~与二日斗,不胜。

”②古泽名,即云梦泽。

《汉书•叙传》:“子文初生,弃于~中,而虎乳之。

”查询

jì①粟。

一说是不粘的黍。

《诗经•王风•黍离》:“彼黍离离,彼~之苗。

”②泛指谷类庄稼。

陶渊明《桃花园诗》:“桑竹垂余荫,菽~随时艺。

”③五谷之神。
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周弃亦为~,自商以来祀之。

”④祭祀谷神的祭坛、处所。

常与“社”(土地神)连用。

班固《白虎通•社稷》:“王者所以有社~何?为天下求福报功。

”【又】政权;

国家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亦以明死生之大,匹夫之有重于社~也。

”【稷蜂社鼠】栖......更多

mài①血管。

王符《潜夫论•德化》:“骨著~通,与体俱生。

”②脉搏。

《史记•扁鹊传》:“不待切~望色听声写形,言病之所在。

”③像血管一样连贯而系统的东西。

王建《隐者居》:“雪缕青山~,云生白鹤毛。

”mò见 “脉脉”。

【脉脉】⒈凝视的样子。

《迢迢牵牛星》:“盈盈一水间,~不得语。

”⒉含情欲吐的样子。

辛弃疾《摸鱼儿•更能消几番风雨》:“~此情谁诉。

”查询

cǎo①草;

草本植物的总称。

《观沧海》:“树木丛生,百~丰茂。

”《敕勒歌》:“风吹~低见牛羊。

”②荒野;

草野。

《后序》:“不得已,变姓名,诡踪迹,~行露宿。

”③乡间;

民间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况~野之无闻者欤?

”④粗糙;

粗劣。
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左右以君贱之也,食以~具。

”⑤初稿;

草稿。
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庑下一生伏案卧,文方成~。

”⑥汉字的一种字体,流行于汉初,笔画相连,写来迅速。

如“狂草”、“真......更多

mò①上马。

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~六驳,追飞尘。

”②超越;

越过。

《伍子胥变文》:“今日登山~岭,粮食罄穷。

”③突然。

辛弃疾《清玉案•元夕》: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~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

bài①毁坏;颓坏。

《左传•僖公十五年》:“涉河,侯车~。

”【又】毁坏的。

《促织》:“于~丛草处,探石发穴。

”②腐败,凋残。

《卖柑者言》:“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,~絮其中也哉?

” 《芙蕖》:“只有霜中~叶,零落难堪。

”③毁弃;

背弃。

《过秦论》:“于是从散约~,争割地而赂秦。

”④失败,指打败仗,亦指事情不成功。

《殽之战》:“秦师轻而无礼,必~。

”【又】使……失败。

《殽之战》:“~秦师于殽。

”【败北】溃......更多

nǎn①(因羞愧等)脸色泛红。

《孟子•滕文公》:“未同而言,观其色~然。

”《训俭示康》:“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,辄羞~弃去之。

”②忧惧。

《国语•楚语上》:“夫子践位则退,自退则敬,不则~。

jù①雄鸡腿后趾样的突起部分。

《汉书•五行志》:“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,渐化为雄,冠、~、鸣、将。

”②到达;

抵达。

《史记•苏秦列传》:“不至四、五日而~国都矣。

”③离;

距离。

《冯婉贞》:“~圆明园十里,有村曰谢庄。

”④通“拒”,抵御,抵抗。

《公输》:“子墨子九~之。

”⑤通“拒”,拒守,把守。

《鸿门宴》:“~关,毋内诸侯。

”⑥通“拒”,拒绝,摒弃。

《答李翊书》:“吾又惧其杂也,迎而~之。

”⑦通“巨”,......更多

bō①踢,用脚推。

《汉书•夏侯婴传》:“常~两儿弃之,婴常收载行。

”②,如“蹳剌”。

李白《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》:“双鳃呀呷鳍鬣张,~银盘欲飞去。

fǔ①绑在车轮外的两根直木。

《诗经•正月》:“其车既载,乃弃尔~。

”②腮;

面颊。

黄庭坚《进叔》:“小儿丰颊~。

”③辅佐;

协助。

《谋攻》:“夫将者,国之~也。

”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:“城阙~三秦。

”④古代指京城附近的地方。

《张衡传》:“衡少善属文,游于三~。

”【辅车】颊骨与牙床。

比喻相互依存的事物。

【辅行】副使。

《孟子•公孙丑下》:“孟子为卿于齐,出吊于滕,王使盖大夫王驩为~。

6789 共86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