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ǎo缠绕;

纠缠不清。

白居易《早梳头》:“年事渐蹉跎,世缘方~绕。

”zhuó射鸟时系在箭上便于收回的生丝绳。

cāng①青蓝色;

青绿色;

青黑色。

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:“~然暮色,自远而至。

”《赤壁赋》:“山川相缪,郁乎~。

”②天。

《三元里抗英》:“幸彼~默佑,未刻迅雷甚雨。

”③灰白色。

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:“少壮能几时,鬓发各已~。

”④老;

苍老。

《醉翁亭记》:“~颜白发,颓然乎其间者,太守醉也。

”【苍苍】1.深青色。

《庄子•逍遥遊》:“天之~,其正色邪?

”2.借指天。

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泣血仰头兮诉苍苍,生......更多

tǎo①声讨。

《左传•宣公二年》:“亡不越竟,反不~贼。

”②讨伐;

征伐。

《出师表》:“愿陛下托臣以~贼兴复之效。

”《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:“时予方以~贼督师桂林。

”③惩治;

处罚。

《殽之战》:“彼实构吾二君,寡君若得而食之,不厌,君何辱~焉!

”④探讨;

探求。

《谭嗣同》:“~论天下事。

”⑤谋取;

索取。

《水浒传》:“当初不曾得他一文,如今那~钱来还他?

”⑥请求。

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》:“你如今对俺......更多

cí①言词,词语。

《促织》:“巫从旁望空代祝,唇吻翕辟,不知何~。

”《柳敬亭传》:“幕下儒生设意修~,援古证今,极力为之。

”②一种韵文形式,又叫“长短句”。

如“宋词”、“辛弃疾词”。

【词话】1.评论词的内容、形式或词的作者的书,体裁同诗话相似。

2.元明时说唱艺术的一种,形式有说有唱。

3.明代章回小说里夹有诗词的也叫词话。

【词林】1.指汇集在一起的文词。

也指文人聚集在一起。

萧统《答晋安王书》:“殽核......更多

zhū①要求;

索求。

《左传•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以敝邑褊小,介于大国,~求无时,是以不敢宁居。

”②责备;

谴责。

《论语•公冶长》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杇也。

于予与何~?

”③征伐;

讨伐。

《陈涉世家》:“将军身被坚执锐,伐无道,~暴秦。

”④惩罚。

《荀子•富国》:“~而不赏,则勤励之民不劝。

”⑤杀。

《鸿门宴》:“立~杀曹无伤。

”【又】被杀死。

《六国论》:“洎牧以谗~。

”【诛求】勒索。

【诛愚】愚昧迟钝。

zāng①通过不下当的途径获得的财物。

《列子•天瑞》:“以~获罪,没其先居之财。

”②贪污受贿的行为。

《三国志•吴书•潘濬传》:“时沙羡~秽不脩,濬按杀之。

”今有成语“贪赃枉法”。

yū①曲折;

绕远。

《愚公移山》:“惩山北之塞,出入之~也。

”②拘泥固执。

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长者闻此,得无厌其为~乎?”【迂诞】荒唐而不切事理。

【迂缓】迟钝缓慢。

【迂阔】不切实际。

【迂远】不合时宜。

dào①路;

道路。

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呼尔而与之,行~之人弗受。

”《陈涉世家》:“会天大雨,~不通。

”【又】取道;

道经。

《鸿门宴》:“从郦山下,~芷阳间行。

”《后序》:“~海安,如皋,凡三百里。

”②途径;

方法;

措施。

《六国论》:“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~也。

”③规律;

法则。

《庖丁解牛》:“臣之所好者~也,进乎技矣。

”④道理;

事理。

《师说》:“闻~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

”⑤道德;

道义。

《陈涉世家》:“伐无~......更多

àn①蒙蔽;

遮盖。

《水经注•江水》:“渊上橘柚蔽野,桑麻~日。

”【又】埋没;

不行于时。

《后汉书•班彪传》:“由是《乘》《梼杌》之事遂~,而《左氏》《国语》独章。

”②愚昧;

糊涂。

《后汉书•赵咨传》:“况我鄙~,不德不敏。

” 【又】不知晓,不懂得。

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不识人情,~于机宜。

”③闭门。

《梁书•乐蔼传》:“方见蔼~阁读书。

”④通“暗”,比喻政治黑暗或社会动乱。

⑤通“黯”,深黑色。

《齐民......更多

chén①古指台阶,及台阶下的地方。
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狗马实外厩,美人充下~。

”②陈列;

摆列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诸郎中执兵,皆~殿下。

”《醉翁亭记》:“山肴野蔌,杂然而前~者,太守宴也。

”③陈述;

陈说。

《荆轲剌秦王》:“恐惧不敢自~。

”④旧;

旧的。

《兰亭集序》:“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~迹。

”zhèn后作“阵”①交战时的战斗队列。

《史记•李将军列传》:“广行无部伍行~。

”②列阵;

布阵。

《子鱼论......更多

678910 共692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