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ǔ①砍物用的工具。
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~斤以时入山林。

”《石钟山记》:“寺僧使小童持~,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。

”【又】专指兵器或刑具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君不如肉袒伏~质以请罪。

”②用斧砍。

曹操《苦寒行》:“担囊行取薪,~冰持作糜。

”③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。

《礼记•檀弓》:“加~于椁上。

”查询

qí①上画交龙图案、竿头系铃的旗。

《周礼•春官•司常》:“日月为常,交龙为~。

”②泛指旗帜。

韩愈《谴疟鬼》:“呼吸明月光,手掉芙蓉~。

shù①捆绑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其势必不敢留君,而~君归赵矣。

”②整理;

收拾。

《殽之战》:“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~载,厉兵,秣马矣。

”③约束;

拘束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未有尝坚明约~者也。

”④捆;

把。

《魏书•李先传》:“宜密使兵人人备青草一~。

”【束发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,因称成童之年。

约八岁或八至十九岁这一段年纪。

【束甲】捆起铠甲。

表示放下武器,停战或投降。

【束脩】⒈十条一捆的干肉,是古......更多

tiáo①枝条;

树枝。
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疏~交映,有时见日。

”②条理。

《屈原列传》:“明道德之广崇,治乱之~贯,靡不毕见。

”③条款;

项目。

《战国策•秦策》:“科~既备,民多伪态。

”④通达;

通畅。

《汉书•礼乐志》:“声气远~。

”⑤多指长形的物体或列的条项。

《旧唐书•刑法志》:“约法为二十~。

”【又】指人的性命。

《陈州粜米》:“兀的不送了我这~老命。

”【条畅】顺达通畅。

【条陈】分条陈述,也称分条陈述意......更多

gēn①树木的根。
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臣闻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~本。

”《促织》:“见有虫伏棘~。

”②泛指杆物的根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指如削葱~,口如含朱丹。

”《七步诗》:“本是同~生,相煎何太急?

”《采草药》:“大率用~者,若有宿~,须取无茎叶时采。

” 【又】植根;

扎根。

《孟子•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~于心。

”③物体的下部、底部。

庚信《明月山铭》:“风生石洞,云出山~。

”④事物的根源、本源。

......更多

jiàn①门闩。

《老子》:“无关~而不可开。

”②在河堤缺口处打下的竹木桩。

《史记•河渠书》:“而下淇园之竹以为~。

”【引】堵塞。

《墨子•兼爱中》:“以~东土之水,以利冀州之民。

”jiǎn通“蹇”,跛。

《周礼•考工记•辀人》:“终日驰骋,左不~。

cán①杀害;

伤害。

《周礼•夏官•大司马》:“放弑其君则~之。

”②害;

祸害。

《论积贮疏》:“今背本而趋末,食者甚众,是天下之大~也。

”③残暴为害的人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当横行天下,为汉家除~去秽。

”④残缺;

残破。

《雨霖铃》:“杨柳岸晓风~月。

”⑤残余;

剩余。

《愚公移山》:“以~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

”【残喘】1.垂死时仅存的喘息。

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:“今日之事,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......更多

zhì①治理。

《论积贮疏》:“民不足而可~者,自下及今未之尝闻。

”②惩处。

《出师表》:“不效则~臣之罪。

”③医治。
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君有疾在腠理,不~将恐深。

”④建造。
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为~斋宫河上。

”⑤整理;

备办。
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于是约车~装,载券契而行。

”⑥训练。
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史公~兵,往来桐城。

”⑦对付;

抵御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同心一意,共~曹操。

”⑧处理。

《苏武传》:“单于使卫律......更多

xī①暴晒,使东西干燥。

卢谌《赠刘琨》:“仰~丹崖,俯澡绿水。

”②光明。

曹植《七启》:“~天曜日。

”③兴起;

兴盛。

何晏《景福殿赋》:“重~而累盛。

”④通“嬉”。

嬉戏;

玩乐。

《淮南子•俶真》:“鼓腹而~。

”⑤福;

吉祥。

《汉书•礼乐志》:“忽乘青玄,~事备成。

”【熙熙】安乐的样子。

dēng①升;

由低处到高处。

《劝学》:“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~高之博见也。

”《曹刿论战》:“~轼而望之。

”②进入;

踏上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从人四五百。

郁郁~郡门。

”《石壕史》:“天明~前途,独与老翁别。

”③庄稼成熟。

《孟子•滕文公》:“五谷不~,禽兽偪人。

”④登记;

记载。

《周礼•遂人》:“以岁时~其夫家之众寡及其六畜车辇。

”⑤立即;

立刻。

常“登即”、“登时”连用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~即相许和,便可作......更多

678910 共394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