辱
rǔ①耻辱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宠~皆忘,把酒临风。
”②可耻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其~人贱行也,视五人之死,轻重固何如哉。
”③辱没;
受屈辱。
《马说》:“故虽有名马,只~于奴隶人之手。
”④侮辱;
欺辱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廷叱之,~其群臣。
”⑤玷辱;
辜负。
《汉书•苏武传》:“屈节~命,虽生,何面目以归汉。
”⑥谦词。
用于客套,意思是由于自己使对方受屈辱,可译为“承蒙”、“屈尊”、“劳驾”等。
《报任安书》......更多
遇
yù①遇到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公等~雨,皆已失期。
”②会面;
会见。
《大铁椎传》:“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,与~宋将军家。
”③接触;
感触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臣以神~而不以目视。
”④看到。
《赤壁赋》:“目~之而成色。
”⑤遇合;
投合。
指相遇而受到赏识。
《战国策•秦策》:“王何不与寡人~。
”⑥对待;
招待。
《鸿门宴》:“不如因善~之。
”⑦际遇;
机会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斯固百世之~也。
”⑧嫁。
《祭妹文》:“汝以一念之......更多
钿
diàn①用金翠珠宝等制成的形如花朵的首饰。
刘孝威《釆莲曲》:“露花时湿钏,风茎乍拂~。
”(乍:忽然。
)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花~委地无人收。
”②以金、银、贝等镶嵌的器物。
李贺《春怀引》:“~合碧寒龙脑冻。
”又如“宝钿”、“螺钿”(一种把贝壳镶嵌在器物上的工艺品)
勾
gōu①用笔打勾,涂去。
韩元吉《跋司马公倚几铭》:“~注涂改甚多。
”②逗留。
白居易《花楼望雪命宴赋诗》:“~醉客夜徘徊。
”③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边。
④逮捕;
捉拿。
⑤勾起;
引起。
张可久《小令•醉太平》:“数枝黄菊~诗兴,一川红叶迷仙径。
”gòu①通“彀”,张满弓。
【又】比喻圈套。
关汉卿《望江亭》:“则怕反落他~中,夫人还是不去的是。
”②通“够”。
秦观《满园花》:“从今后,休道共我,梦见也,不能得~。
”
侪
chái①类;
等。
《左传•成公二年》:“文王犹用众,况吾~乎?
”《柳敬亭传》:“此故吾~同说书者也,今富贵若此!
”(吾侪: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我们”。
)②一起;
混同。
《列子•汤问》:“长幼~居……男女杂游。
”③相为配偶。
《汉书•扬雄传》:“~男女,使莫违。
”【侪辈】同辈。
陈寿《三国志•魏书•武帝纪》:“韩遂请与公相见,公与遂父同岁孝谦,又与遂同时~,于是交与语移时,不及军事。
”【侪流】同类的人,同......更多
儒
rú①古代从巫、史、祝、卜中分化出来,专门担任礼仪、教育等职务的知识分子。
《论语•雍也》:“女为君子~,无为小人~。
”②儒家。
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一个学派。
《中山狼传》:“~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,其为子必孝。
”③泛称读书人;
知识分子;
学者。
《教战守策》:“及至后世,用迂~之议,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。
”④通“懦”。
《荀子•修身》:“偷~惮事,无廉耻而,则嗜乎饮食。
”【儒将】有文人风度的将领;
文官出身的将领......更多
其
qí①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“他们的”。
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“必先苦~心志,劳~筯骨。
”《十则》“有如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~余不足观也已。
”《师说》“郯子之徒,~贤为及孔子。
”②第三人称代词。
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它”、“他们”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及~未既济也,请击之。
”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若隐~无罪而就死地,则牛羊何择焉?
”③第一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我”、“我的”。
《游褒禅记》:“余亦悔~随之而......更多
内
nèi①里面;
内部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四境之~,莫不有求于王。
”【又】特指朝廷内或国内。
《过秦论》:“当是时也,商君佐之,~立法度,务耕织。
”【又】指家庭内部。
《陈情表》:“外无期功强近之亲,~无应门五尺之僮”②内心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而~怀犹豫之计。
”③内室;
特指皇宫。
《长恨歌》:“西宫南~多秋草。
”④女色。
《左传•僖公十七年》:“齐侯好~。
”⑤妻妾的泛称。
后专指妻,如南朝人徐悱有《赠内》诗。
凭
píng①身子靠着。
杜甫《登岳阳楼》:“戎马关山北,~轩涕泗流。
”②盛;
大。
《列子•汤问》:“帝~怒。
”③依靠;
凭借;
依仗。
《永遇乐•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~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。
”④登;
登临。
《失街亭》:“~高视下,势如破竹。
”⑤欺凌;
欺压。
常“凭陵”连用。
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介恃楚众,以~陵我敝邑。
”⑥烦闷。
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心犹~而未摅。
”⑦请;
请求。
杜牧《赠猎骑》:“~君莫射南来雁......更多
则
zé①法则;
准则。
《叔向贺贫》:“宣其德行,顺其宪~。
”②榜样。
屈原《离骚》:“愿依彭咸之遗~。
”③效法。
《易经•击辞》:“河山图,洛出书,圣从~之。
”④等级。
《汉书•叙传》:“坤作地势,高下九~。
”⑤用于加强判断,相当于“乃”、“就是”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此~岳阳楼之大观也。
”⑥表示限定范围,相当于“只”、“仅仅”。
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日初出,大如车盖,及日中,~如盘盂。
”⑦表示顺承,相当于“就”、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