裎
chéng①裸体。
《孟子•万章下》:“尔为尔,我为我,虽袒裼裸~于我侧,尔焉能浼我哉!
”②系玉佩的带子。
《方言》卷四:“佩紟谓之~。
”chěng对襟单衣。
古代贵族日常所穿。
《方言》卷四:“禅衣……无袌者谓之~衣,古谓之深衣。
”
觇
chān①窥看;
侦察。
《促织》:“忽闻门外虫鸣,惊起~视。
”《后序》:“予更欲一~北,归而求救国之策。
”②看;
观看。
《促织》:“将献公堂,惴惴恐不当意,思试之斗以~之。
”【觇候】暗中察看。
陈寿《三国志•吴书•吕范传》:“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~,讽县掠考范。
”【觇视】窥视。
盗
dào①偷。
《信陵君窍符救赵》:“如姬果~兵符与公子。
”②偷东西的人;
小偷。
《智子疑邻》:“不筑,必将有~。
”③强盗。
又常为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诬称。
《鸿门宴》:“所以遗将守关者,备他~之出入与非常也。
”【辨】盗,贼。
“盗”和“贼”两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差不多相反:现代普通话所谓“贼”(偷东西的人),古代叫“盗”;
现在所谓“强盗”(抢东西的人),古代也可以叫“盗”,但一般都称“贼”。
真
zhēn①自然的本性。
《庄子•秋水》:“谨守而勿失,是谓反其~。
”②真实。
《汉书•宣帝纪》:“使~伪毋相乱。
”③真正的。
《周亚夫军细柳》:“嗟乎﹗此~将军矣。
”④确实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众壑纵横,~黄山绝胜处。
”
矫
jiǎo①矫正;
匡正;
把弯曲的东西弄直。
《汉书•诸侯王表》:“可谓~枉而过其正矣。
”②举起;
抬高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时~首而暇观。
”【又】张开。
《山中裴秀才迪书》:“白鸥~翼。
”③诈称;
假托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~命以责赐诸民,因烧其券。
”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且~诏纷出。
”④违背;
背离。
《韩非子•问辩》:“官府有法而民以私行~之。
”
篱
lí篱笆。
《项脊轩志》:“庭中始为~,已为墙,凡再变矣。
”陶渊明《饮酒》:“采菊东~下,悠然见南山。
”【篱落】篱笆。
【篱壁间物】谓家园所产之物。
查询
纣
zhòu①商朝末代君主,相传是暴君。
成语有“助纣为虐”。
②马鞦,即马后带。
《方言》:“车~,自关而东、周洛韩郑汝颍而东谓之鞦。
”
缡
lí古代女子系在身前的佩巾。
《尔雅•释器》:“妇人之袆谓之~。
”张华《女史箴》:“施衿~,虔恭中馈。
”
老
lǎo①年老;
衰老。
《涉江》:“年既~而不衰。
”【又】年老的日子。
《要做则做》:“世人苦被明日累,春去秋来~将至。
”②老死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~于户牖之下。
”③老年人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罢夫~易子而咬其骨。
”④对辈、长者的称呼。
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故得尽见杜~所谓‘幸有舟楫迟,得尽所历妙’也。
”⑤敬重;
尊重;
敬养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
”⑥陈旧的;
时间久的。
《项......更多
聪
cōng①听力好。
《荀子•性恶》:“目明而耳~。
”《孟子•离娄》:“师旷之~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
”②听得清楚。
《荀子•劝学》:“目不能两视而明,耳不能两听而~。
”《屈原列传》:“屈平疾王听之不~也。
”③聪明,有智慧。
司马光《陶侃》:“侃性~敏恭勤。
”【聪了】聪明懂事。
《后汉书•孔融传》:“夫人小而~,大未必奇。
”【聪明】1.听觉、视觉灵敏。
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:“所谓察之者,非专用耳目之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