谞
xū①才智。
陆机《辨亡论上》:“谋无遗~,举不失策。
”②计谋。
《淮南子•本经》:“设诈~。
”
贴
tiē①典当;
用物品抵押借钱。
《促织》:“加以官贪吏虐,民日~妇卖儿。
”②粘附。
《活板》:“每字有二十余印,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,不用则以纸~之。
”③贴近;
紧靠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析虽大干如臂,无不平~石上,如苔藓然。
”④补贴;
补助。
《西游记》:“快快的送将出来还我,多多~些盘费。
”⑤服顺。
《北齐书•库狄干传》:“法令严肃,吏人~服,道不拾遗。
”⑥“贴旦”的简称。
戏曲中次要的女角色。
贻
yí①赠送;
送给。
《师说》:“余嘉其能行古道,作《师说》以~之。
”②遗留。
《左传•宣公二年》:“我之怀矣,自~伊戚。
”【辨】赠、贻。
两字都有赠送的意思,但在遗留的意义上,只能写作“贻”,不能写作“赠”。
【贻训】传于后人的格言。
【贻则】遗留的法则。
踔
chuō①跳、腾跃。
《史记•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捷垂条,~稀间。
”② 踰越。
《后汉书•蔡邕传》:“~宇宙而遗俗兮,眇翩翩而独征。
”③卓然特立。
见“踔绝”。
diào路远。
见“踔远”。
【踔绝】卓越、高超之极。
【踔远】辽远。
述
shù①传述;
遵循前人的说法或继续前人的事业。
《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:“否则不能继~先烈遗志且光大之。
”②记述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
前人之~备矣。
”③讲述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后常流涕~其事以语人。
”【述遵】遵循。
迹
jì①脚印。
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~者。
”【引】痕迹;
遗迹。
李白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》:“冶城访古~,犹有谢安墩。
”【又】事迹。
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:“从臣思~。
”②推究;
考察。
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臣窃~前事,大抵强者先反。
”③人物形象。
韩愈《送杨少尹序》:“汉史既传其事,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~,至今照人耳目。
”④追踪;
搜寻。
《汉书•郊祀志》:“臣愚不足以~古文。
”【迹捕】跟踪追捕......更多
骸
hái①胫骨;
小腿骨。
《素问•骨空论》:“膝解为~关,侠膝之骨为连~,~下为辅。
”【又】骨;
人骨。
《教战守策》:“其筯~之所冲犯,肌肤之所浸渍,轻霜露而狎风雨。
”②形体;
身体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~之外。
”《梅花岭记》:“即如忠烈遗~,不可问矣。
”
陪
péi①重叠的;
隔了一层的。
《后汉书•袁绍传》:“拔于~隶之中。
”②伴随;
陪伴。
李白《秋夜独坐怀故山》:“出~玉辇行。
”③辅助。
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~辅朝廷之遗忘。
”【陪臣】诸侯的大夫,对天子自称为陪臣。
馈
kuì①拿食物磅人。
《左传•桓公六年》:“齐人~之饩。
”②馈赠;
赠送。
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何至更辱~遗,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?
”【又】赈救;
救济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卒然边境有急,数千百万之众,国胡以~之?
”③食物。
《汉书•伍被传》:“男子疾耕,不足于粮~。
”查询
龀
chèn①儿童换牙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,始~。
”②年幼。
《后汉书•阎皇后纪》:“显、景诸子年皆童~,并为黄门侍郎。
”(显、景:均为皇后兄弟。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