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
zī①钱财;
物资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孤当续发人众,多载~粮,为卿后援。
”②积蓄。
《信凌君窃符救赵》:“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,如姬~之三年,自王以下,欲求报其父仇,莫能得。
”③供给;
资助。
《祭妹文》:“汝来床前,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,聊~一次。
”④资本;
依托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据而有之,此帝王之~也。
”⑤天赋。
《汉书•董仲舒传》:“今陛下贵为天子,……又有能致之~。
”⑥通“咨”。
询问。
《礼记•表记》......更多
超
chāo①跃上;
跳上。
《殽之战》:“左右免胄而下,~乘者三百乘。
”②越过;
跳过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挟泰山以~北海。
”③越级;
破格。
《谭嗣同》:“皇上~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,与杨锐、林旭、刘光第同参预新政。
”④超出;
胜过。
《韩非子•五蠹》:“~五帝、侔三王者,必此法也。
”⑤遥远。
《国殇》:“平原忽全民路~远。
”⑥怅惘;
若有所失的样子。
《庄子•徐无鬼》:“武侯~然不对。
”【超忽】1.逾越。
陈寿《三国志......更多
阡
qiān①田间南北走向的小路。
《史记•商君列传》:“为田,开~陌封疆。
”②泛指田间;
田野。
《窦娥冤》:“要什么素车白马,断送出古陌荒~。
”③墓道。
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:“其子修始克表于其~。
”
际
jì①边际;
边缘处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浩浩汤汤,横无~涯。
”②分界;
区别。
苏轼《应制与上两制书》:“古者有贵贱之~,有圣贤之分。
”③空隙;
缝隙。
《张衡传》:“覆盖周密无~。
”④(彼此之)间。
《韩非子•难一》:“君臣之~,非父子之亲也。
”⑤(某事物)当中;
(某范围)之内。
《归园田居》:“开荒南野~,守拙归园田。
”⑥接近;
交接。
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:“萦青缭白,外与天~。
”⑦时候;
时期。
《六国论》:“且燕......更多
革
gé①去毛的兽皮。
【又】泛指兽皮。
《察变》:“此自未有记载以前,~衣石斧之民所采撷践踏者。
”②皮革制成的甲胄。
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:“兵~非不坚利也。
”③皮革制成的鼓类乐器,八音之一。
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金石丝匏土~木八者,物之盖鸣者也。
”④变革;
改革。
《察变》:“是当前之所见,经廿年卅年而~焉可也,更二万年三万年而~亦可也。
”⑤革除;
除掉。
《六国论》:“且燕赵处秦~灭殆尽之际。
”【革车】兵车......更多
香
xiāng①谷物煮熟后的香味。
《左传•僖公五年》:“若晋取虞,而明德以荐馨~,神其吐之乎?
”②香气;
芳香的气味。
《西江月•夜行黄沙道中》:“稻花~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
”③气味好闻;
芳香。
《醉翁亭记》:“野芳发而幽~。
”④香甜;
甘美。
《醉翁亭记》:“酿泉为酒,泉~而酒冽。
”⑤香料。
《促织》:“问者爇~于鼎。
”【香火】⒈祭祀鬼神的香烟灯火。
⒉指结盟。
乂
yì①治理。
《汉书•武五子传》:“保国~民。
”②安定。
《北史•齐文宣帝纪》:“朝野安~。
”③有才能的人。
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儁~盈朝。
”
从
cóng①跟随;
跟从。
《垓下之战》:“有美人名虞,常幸~。
”《荷蓧丈人》:“子路~而后。
”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臣尝~大王与燕王会境上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跟从;
让……跟随。
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旦日~百余骑来见项王。
”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~车骑,虚左,自迎夷门后生。
”【又】追赶;
追随。
《孙子兵法•军争》:“佯北勿~。
”《狼》:“一狼得骨,止,一狼仍~。
”②顺从;
听从。
《论语•十则》:“多闻,择其善者......更多
力
lì①力气;
气力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一羽之不举,为不用~焉。
”②能力;
力量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出入王卧内,~能窃之。
”③威力;
权力。
《过秦论》:“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,比权量~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
”④武力。
《项羽本纪赞》:“欲以~征经营天下。
”⑤人力;
劳力。
《治平篇》:“使野无闲田,民无剩~。
”⑥功劳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不可谓非五人之~也。
”⑦尽力;
用力。
《殽之战》:“武夫~而拘诸原,......更多
刍
chú①割草。
《汉书•赵充国传》:“~牧田中。
”②牲口吃的草。
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“民争负薪~助之。
”③用草喂养的牲口。
《史记•货殖列传序》:“口欲穷~豢之味。
”【刍狗】古代束草为狗,供祭祀用,祭后弃掉。
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。
《老子•五章》:“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~。
”【刍豢】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。
《庄子•齐物论》:“民食~,麋鹿食荐。
”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。
《吕氏春秋•季冬》:“乃命同姓之国,供寝庙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