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uì①用绳子拴着人、物从高处往下送。

《左传•僖公三十年》:“许之,夜~而去。

”【又】指用绳子拴着从低处升到高处。

《左传•昭公十九年》:“子占使夜~而登。

” 【又】指拴人或物的绳子。

《左传•昭公十九年》:“登者六十人,~绝。

zhuāng①衣服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富者赂数十金,贫亦罄衣~。

”②出行时的用具;

行装。
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于是约车治~,载券契而行。

”③打扮;

装饰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交语速~束,络绎如浮云。

”④假装。

《范进中举》:“范进道是哄他,只~听不见。

”⑤放入。

《冯婉贞》:“三保戒团众~药实弹,毋妄发。

”【装池】装裱古籍或书画。

【装束】⒈整理行装。

⒉打扮。

shì①去;

离去。

《论语•子罕》:“了在川上曰:‘~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

’”②奔跑。

《垓下之战》:“时不利兮骓不~。

”③消逝;

消失。

《祭妹文》:“旧事填膺,思之凄梗,如影历历,逼取便~。

”④死。

《序》:“既痛~者,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勖。

”⑤通“誓”,发誓。

《硕鼠》:“~将去女,适彼乐土。

mù①和好;

和睦。

《出师表》:“愚以为营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行阵和~。

”②亲睦;

亲密。

《汉书•韦贤传》:“嗟嗟我王,汉之~亲。

”③顺从;

服从。
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吾兄弟之不协,焉能怨诸侯之不~。

”【睦睦】恭敬的样子。

shí①石头。

《劝学》:“锲而不舍,金~可镂。

”②石碑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且立~于其墓之门,以旌其所为。

”③矿物类药物;

古代治病用的石针。
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在肌肤,针~之所及也。

”④石制的磬类乐器。

金、土、石、革、丝、匏、竹八音之一。

⑤今读dàn。

古代容量计算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

《马说》:“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~。

”【石肠】心肠如石。

喻意志坚强。

【石田】多石而不可耕之田。

喻无用。

zhēn①针。

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今夫亡~者,终日求之而不得。

”②规劝;

劝告。

《左传•宣公十二年》:“~之曰。

”③一种文体,以规劝、告诫为内容的文章。

扬雄的《州箴》、《箴砭》。

【箴砭】用针和砭石治病,引申为批评,探讨。

【箴规】告诫规劝。

查询

niǔ①纽带;

系结用的带子。

《左传•昭公十三年》:“平王弱,抱而入,再拜,皆压~。

”【又】器物可以系带的地方。

《淮南子•说林》:“龟~之玺,贤者以为佩。

”【又】比喻根本、关键。

《庄子•人间世》:“禹舜之所~也。

cuī古代丧服,用麻布制成,披在胸前。

《左传•襄公十七年》:“齐晏桓子卒,晏婴粗~斩。

”(斩:丧服不缝下边。

chàn羊杂处在一起。

【引】搀杂。

《新唐书•李峤传》:“今道人私度者几数十万,其中高户多丁,黠商大贾,诡作台符,~名伪度。

fān①飞;鸟飞。

王维《辋川闲居》:“青菰临水映,白鸟向山~。

”②翻动;飘动。

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风掣红旗冻不~。

”③翻动。

《红楼梦》:“王夫人取时,~寻了半日。

”④翻倒;倾覆。

《琵琶行》:“血色罗裙~酒污。

”⑤越过。

《明湖居听书》:“及至~到傲来峰顶。

”⑥反而;反倒。

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:“到乡~似烂柯人。

”⑦依照曲调写作曲词。

《琵琶行》:“为君~作琵琶行。

”⑧翻译。

《旧唐书•姚崇传......更多

7677787980 共799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