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
zhì①送;
送达。
《柳敬亭传》:“皖帅欲结欢于宁南,~敬亭于幕府。
”②表达;
表示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,一篇之中三~意焉。
”③说;
回答。
《石壕吏》:“听妇前~词,三男邺城戍。
”④达到。
《劝学》:“假舆者,非利足也,而~千里。
”⑤获得;
得到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家贫,无以~书以观。
”⑥招致;
引来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~食客三千人。
”⑦招请;
招集。
《过秦论》:“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,......更多
虫
chóng①爬虫,昆虫,虫子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~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去死肌,杀三~。
”②动物的总称。
《女娲补天》:“狡~死,颛民生。
”huǐ毒蛇。
《山海经•南山经》:“羽山……无草木,多蝮~。
”(蝮虫:蝮蛇。
)【注】虫,“蟲”,原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。
“虫”为㈡义,音huǐ;
“蟲”为㈠义音chóng。
今“蟲”简化为“虫”。
【虫沙】旧时比喻战死的士兵......更多
让
ràng①责问;
责备。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四》:“寺人披请见,公使~之,且辞焉。
”②谦让;
礼让。
《鸿门宴》:“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~。
”③让给;
让位给。
《五蠹》:“夫古之~天子者,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。
”④亚于;
比……差。
《西厢记诸宫调》:“此个阁儿虽小,其间趣不~林泉。
”⑤推辞;
拒绝。
《谏逐客书》:“是以太山不~土壤,故能成其大。
”⑥让开;
躲开。
《唐翁猎虎》:“虎扑至,侧首~之。
”
谷
gǔ①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道。
《三峡》:“空~传响,哀转久绝。
”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负箧曳屣,行深山巨~中。
”②庄稼和粮食的总称。
《荷蓧丈人》:“四体不勤,五~不分。
”③善,好。
《尚书•洪范》:“凡厥正人,既富方~。
”【辨】谷,榖原是意义同的两个字。
榖,禾,黍,稷。
“榖”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。
“禾”原指谷子。
“粟”原指谷子颗粒(小米),后来“禾”字常用作庄稼的代称。
“粟”字常用作粮食的代称。
“黍”是......更多
铙
náo①古时一种军中乐器,似铃,用槌敲击发声。
后来又指一种打击乐器似钹,一副两片,相击发声。
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》:“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,罄儿、钹儿、~儿一齐响。
”②通“挠”,扰乱。
《庄子•天道》:“万物无足以~心者,故静也。
”【铙歌】乐府《鼓吹曲》的一种,多用于宴会及激励士气。
隶
lì①奴隶的一个等级,也泛指奴隶、奴仆。
《过秦论》:“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,甿~之人,而迁徙这徒也。
”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人皆得以~使之。
”②隶属;
属于。
《伤仲永》:“金溪民方仲永,世~耕。
”③汉字的一种字体,即隶书。
【隶人】古代因罪没入官为奴隶、从事劳役的人。
丑
chǒu①十二地支的第二位。
②丑角。
传统戏曲里的滑稽角色。
《陈州粜米》:“二~斗子上。
”③相貌难看。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呼河伯妇来,视其好~。
”④凶;
恶。
《诗•十月之交》:“日有食之,亦孔之~。
”⑤同类。
《尔雅•释鸟》:“凫雁~,其足蹼。
”【注】古代“丑、醜”是两个不同的字,汉字简化后合为一字。
【丑诋】用很难听的话骂人。
班固《汉书•楚元王传》:“是以群小窥见间隙,缘饰文字,巧言~,流言飞文,哗于民间......更多
东
dōng①东方;
东边。
《木兰诗》:“~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悍吏之来吾乡,叫器乎~西,隳突乎南北。
”【又】向东;
朝东。
《望洋兴叹》:“~西而视,不见水端。
”《过秦论》:“南取汉中,西举巴蜀,~割膏腴之地,北取要害之郡。
”②主人。
《礼记•曲礼》有“主人就~阶,客就西阶。
”之说,以后遂称主人为~。
《红楼梦》:“况且你都拿出来做这个~也不够。
”【东床】指女婿。
之
zhī①到……去。
《为学》:“吾欲~南海。
”②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这个”、“这”、“这种”等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均~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
”③第三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他”、“它”、“它们”、“他们”等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生~有时而用~无度。
”《郑伯克段于鄢》:“爱共叔段,欲立~。
”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君将哀而生~乎?
”⑤第二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你”、“您”。
《汉书•蒯通传》:......更多
亥
hài①地支的第十二位。
《察传》:“晋师己~涉河也。
”②亥时,十二时辰之一,相当于21点至23点。
《景阳冈武松打虎》:“其余寅、卯、申、戌、~六个时辰,不许过冈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