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ǔ①老年妇女。

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一~垂白上偻,即娃母也。

”【又】老年妇女自称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女子先有誓,老~岂敢言。

”②同“母”,婆母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便可白公~,及时相遣归。

”mù通“暮”。

日暮;

黄昏。

《石钟山记》:“至~夜月明,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之下。

”【莫莫】⒈茂密的样子。

⒉尘土飞扬的样子。

⒊广大的样子。

⒋暗暗地;

不声不响地。

⒌敬谨的样子。

dài①等待;

等候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仆所以留者,~吾客与俱。

” 《垓下之战》:“乌江亭长舣~。

”②对待。
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吾所以~侯生者备矣,天下莫不闻。

”③防备。

《谋攻》:“以虞~不虞者胜。

”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亦盛设兵以~秦。

”④将要;

要。

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》:“便~出门,店小二拦住道。

”【辨】俟,待,等候。

“俟”和“待”在先秦时期都有等待的意思。

“等”和“候”作等待讲是后起意义。

......更多

fú①搀扶;

扶持。

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危而不持,颠而不~。

”②扶着;

拄着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新妇初来时,小姑始~床。

”《游黄山记》:“~杖望朱砂庵而登。

”③帮助;

援助。

《战国策•宋卫策》:“~梁伐赵。

”④沿着。

《桃花源记》:“便~向路,处处志之。

”⑤抱,带。

《谭嗣同》:“至七月,乃~病入觐。

”⑥古代长度单位,四寸为扶。

《礼记•投壶》:“筹,室中五~,堂上七~。

”【扶光】扶桑之光,日光。

【扶桑】⒈神......更多

ná相持;

搏持。

张怀瓘《文字论》:“或或若擒虎豹有强梁~攫之形。

”【引】握持;

取。

《警世通言•万秀娘仇报山亭儿》:“~起一条拄杖,看着尹宗落夹背便打。

sǔn①减少。

《愚公移山》:“以君之力,曾不能~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王屋何?

”②损害。

《伶官传序》:“书曰:‘满招~,谦受益。

’”③丧失。

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“便为上~国家累世之功,下弃忠臣竭力之用。

”【损年】⒈少报年岁。

⒉减少寿数。

chēng①抵住。

陈琳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君独不见长城下,死人骸骨相~拄。

”②用篙行船。

李白《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》诗:“渔子与舟人,~折万张篙。

”③支柱。

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诗:“河梁幸未坼,枝~声窸窣。

”④美,漂亮。

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:“便是月殿里姮娥,也没恁地~。

”【撑拒】也作“牚拒”、“牚距”。

1.撑持,抵住。

2.争执。

zhèng①不偏;

不斜。
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惧谗邪,则思~身以黜恶。

”②正常;

正当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今天时顺~,死者尚稀。

”③规律;

道理。

《张衡传》:“遂乃研核阴阳,妙尽璇机之~。

”④公正;

正直。

《屈原列传》:“邪曲之害公也,方~之不容也。

”⑤作为主体的,与“副”相对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而十四司~副郎好事者。

”⑥恰好;

正好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便利此月内,六合~相应。

”⑦表示状态的持续、动作的进行。

......更多

zhě衣裙上的褶子。

张祜《观杭州柘枝》:“看著遍头香袖~,粉屏香帕又重隈。

”dié夹(衣)。

《礼记•玉藻》:“禅为絅,帛为~。

”xí骑服。
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崔琰传》:“唯世子燔翳捐~。

”【褶子】一种传统戏装中的便服外衣。

xiàng①仔细看;

观察。

《订鬼》:“伯乐学~马。

”②相貌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儿已薄禄~,幸复得此妇。

”③帮助;

辅助。
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~之,亦不能至也。

”④帮助别人的人。

《季氏将伐歂臾》:“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,则将用彼~矣。

”⑤辅佐君王的大臣;

宰相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且庸人尚羞之,况于将~乎?

”【又】使……当宰相。

《资治通鉴•周纪一》:“魏置相,~田文。

”⑥主持礼节仪式的人......更多

zhuó①附着。

《游黄山记》:“每至手足无可~处,澄源必先登垂接。

”②穿着。

《木兰诗》:“脱我战时袍,~我旧时裳。

”③穿戴的东西。

《桃花源记》:“男女衣~,悉如外人。

”④击中。

《陈州粜米》:“恰便似轰雷~顶。

”⑤用。

《高祖还乡》:“众乡老展脚舒腰拜,那大汉挪身~手扶。

”⑥使;

派。

《窦娥冤》:“从今以后,~这楚州亢旱三年。

”⑦叫,表示命令语气。

《陈州粜米》:“我~你休言语。

”zháo①遭到;

受到。

......更多

678910 共107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