麋
mí①兽名。
又叫驼鹿。
麋鹿。
鹿的一种,头似马,身似驴,蹄似牛,角似鹿,又称“四不象”。
是一种珍贵的动物。
《殽之战》:“吾子取其~鹿,以闲敝邑,若何?
”。
屈原《九歌•湘夫人》:“~何食兮庭中,蛟何为兮水裔”②通“糜”。
烂,碎。
《易林•艮之损》:“卵与石斗,~碎无疑。
”méi通“湄”。
河岸水草相接处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巧言》:“彼何人斯,居河之~。
”通“眉”。
眉毛。
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伊尹之状,面而无须~。
”
阱
jǐng为防御或捕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。
《汉书•谷永传》:“又以掖庭狱大为乱~。
”李白《君马黄》:“猛虎落陷~。
”
震
zhèn①雷。
《左传•隐公九年》:“大雨~电。
”②震动。
《张衡传》:“后数日驿到,果地~陇西。
”③威慑。
《过秦论》:“余威~于殊俗。
”④惊恐。
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乳虎啸谷,百兽~惶。
”⑤威严。
《左传•文公六年》:“其子何~之有?
”⑥通“娠”,怀孕。
《左传•昭公元年》:“邑姜方~太叔。
”【震悼】震动悲悼。
【震怒】盛怒。
馌
yè①送饭到田里吃。
《诗经•豳风•七月》:“同我妇子,~彼南亩。
”②古代打猎后以兽祭神。
《周礼•春官•小宗伯》:“若大甸,则帅有司而~兽于郊,遂颁禽。
”
驳
bó①马的毛色不纯,后泛指颜色不纯。
《汉书•梅福传》:“一色成体谓之醇,白黑杂合谓之~。
”②混杂;杂糅。
《文心雕龙•杂文》:“或理粹而辞~。
”【又】不纯正。
③辩驳;论证是非。
《旧唐书•王世充传》:“或有~难之者世充利口饰非。
”【又】文体名.④传说中的猛兽名。
《管子•小问》:“~食虎豹,故虎疑焉。
”
黔
qián①黑色的。
马融《广成颂》:“若夫鸷兽毅虫,倨牙~口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变黑。
《观巴黎油画记》:“或~其庐,或赭其垣。
”②古地名。
贵州省的代称。
如《黔之驴》。
查询
俪
lì①成对;
成双。
《仪礼•士昏礼》:“纳征,玄纁、束帛、~皮,如纳吉礼。
”【引】并列;
比。
《淮南子•精神》:“凤凰不能与之~,而况斥鷃乎?
”②配偶。
《左传•成公十一年》:“鸟兽犹不失~,子将若何?
”【俪辞】对偶的词句。
啸
xiào①打口哨;
呼号。
《核舟记》:“右手攀右趾,若~呼状。
”②禽兽拉长声音叫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薄暮冥冥,虎~猿啼。
”【啸咏】歌咏。
【啸咤】大声呼吼。
喙
huì①鸟、兽的嘴。
《战国策•燕策》:“蚌合而拑其~。
”②人嘴。
《庄子•秋水》:“今吾无所所开吾~,敢问其方。
”
困
kùn①困窘;
窘迫。
《过秦论》:“而天下诸侯已~矣。
”②使窘迫;
使困窘。
《冯婉贞》:“敌人远我,欲以火器~我也。
”③困扰;
围困。
《赤壁赋》:“此非孟德之~于周郎者乎?”【又】被围困。
《垓下之战》:“然今卒~于此。
”④贫困;
贫穷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终不以监门~故而受公子财。
”【又】贫困的人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振~穷,补不足。
”⑤贫乏;
短决。
《烛之武退秦师》:“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~。
”⑥困倦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