鞹
kuò①同“鞟”,去了毛的兽皮。
《诗经•齐风•载驱》:“簟茀朱~。
”李贺《送秦光禄北征》:“虎~先蒙马,鱼肠且断犀。
”②用皮革捆缚。
《吕氏春秋•赞能》:“乃使吏~其拳,胶其目。
”查询
饬
chì①整治,整顿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六月》:“戎车既~。
”《汉书•燕刺王旦传》:“~武备。
”今有双音词“整饬”。
②谨慎。
《宋史•程元凤传论》:“程元凤谨~有馀而乏风节。
”(乏风节:缺少气节。
)③通“敕”。
告诫。
《汉书•黄霸传》:“宜令贵臣明~长吏守丞。
”(明:明白地。
)《汉书•五行志上》:“又~众官,各慎其职。
”(慎:谨慎,指慎守。
)【饬躬】同“饬身”。
正已。
也作“敕躬。
”《后汉书•冯衍传下》:“于......更多
东
dōng①东方;
东边。
《木兰诗》:“~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悍吏之来吾乡,叫器乎~西,隳突乎南北。
”【又】向东;
朝东。
《望洋兴叹》:“~西而视,不见水端。
”《过秦论》:“南取汉中,西举巴蜀,~割膏腴之地,北取要害之郡。
”②主人。
《礼记•曲礼》有“主人就~阶,客就西阶。
”之说,以后遂称主人为~。
《红楼梦》:“况且你都拿出来做这个~也不够。
”【东床】指女婿。
乞
qǐ①乞求。
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“上书~归曰。
”②乞讨。
《教战守策》:“四方之民兽奔鸟窜,~为囚瞄之不暇。
”qì①给;
给予。
《晋书•谢安传》: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:‘以墅~汝。
’”②特指讨饭。
《韩非子•诡使》:“今死士之孤饥饿~于道,而优笑酒徒之属乘车衣丝。
”【乞骸骨】古代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的用语。
俸
fèng①俸禄,旧时官吏的薪金。
《训俭示康》:“吾今日之~岂能常有?
”②旧时指官吏任职的年限和资历。
《清史稿•选举志》:“官吏论~序迁曰推升,不俟满挝秩曰即升。
”【俸恤】官吏除俸禄外,另给照顾亲属的钱米。
查询
候
hòu①五天为一候。
《素问•藏象论》:“五日谓之~,三~谓之气,六气谓之时。
”②征候;征兆。
李格非《书洛阳名园记后》:“洛阳盛衰,天下治乱之~也。
”③守望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日遣逻吏于水次~望权军。
”【又】哨所。
《史记•律书》:“愿且坚边设~。
”【又】窥伺;侦察。
《史记•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太后亦已使人~伺。
”④观测;测验。
《张衡传》:“阳嘉元年,复造~风地动仪。
”⑤拜访;问候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......更多
假
jiǎ①借;
贷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以是人多以书~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
”②凭借;
借助。
《劝学》:“君子生非异也,善~于物也。
”③用;
须。
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将军之所知,不~仆一二谈也。
”④给予。
《谭嗣同》:“汉人未可~大兵权。
”⑤非正式的;
代理的。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乃相与共立项羽为~上将军。
”⑥虚假的;
假的。
《朝天子•咏喇叭》:“那里去辨甚么真共~?”⑦假装;
装作。
《狼》:“乃悟前狼~寐,盖......更多
冠
guān①帽子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新沐者必弹~。
”②鸟类头顶上突出的肉或翎毛。
《促织》:“旋见鸡伸颈摆扑,临视,则虫集~上,力叮不释。
”【辨】冠,冕,巾,弁,帽。
“冠”是帽子总称。
“冕”是帝王、诸侯、卿、大夫所戴的礼帽。
“巾”是扎在头上的织物。
“弁”是用皮革做成的帽子。
“帽”是后起字。
guàn①戴帽子。
《涉江》:“带长铗之陆离兮,~切云之崔嵬。
”②古代的一种礼仪,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,表示已成人。
《子......更多
削
xuē①古代刮削竹简木札的书刀。
《考工记•筑氏》:“筑氏为~长尺,博寸。
”②用刀削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指如~葱根,口如含朱丹。
”③削减;
削弱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其后楚日~。
”④分割土地。
《六国论》:“日~月割,以趋于亡。
”⑤陡峭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石崖侧~侧援崖。
”【削籍】官吏被革职,在官籍中除名。
查询
卑
bēi①卑贱低下。
《师说》:“位~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。
”【又】贬低。
《韩非子•有度》:“~主之名以显其身。
”②地势低下。
《资治通鉴•淝水之战》:“且东南~湿。
”③低劣;
差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其业有不精,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~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。
”④轻视。
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吏之所~,法之所尊也。
”⑤衰落。
《左传•昭公三年》:“公室将~,其宗族枝叶先落。
”⑥常用于自谦,如在上司面前自称“卑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