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ù①本为用角顶,【引】顶、撞。

《五蠹》:“兔走~株,折颈而死。

”《共工头触不周山》:“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~不周之山。

”②接触,触及。

《疱丁解牛》:“手之所~,肩之所倚……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~草木,尽死。

”③触犯,冒犯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~风雨,犯寒暑。

”《汉书•元帝纪》:“去礼义,~刑法,岂不哀哉!

”④触引;

引起。

《易•系辞》:“引而伸之,~类而长之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

”【触谏】犯颜强谏。

......更多

zhū①众;

各个。

《陈涉世家》:“~郡县苦秦吏者,皆刑其长吏。

”②兼词,用于句中,相当于“之于”。

《兰亭集序》:“或取~怀抱,晤言一室之内。

”③兼词,用于句末,相当于“之乎”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不识有~?

”④相当于“之”。

《孟子•公孙丑》:“王如改~,则心反予。

”【诸母】对同宗族伯母、婶母的统称。

shì①古代帝王、贵族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不明处称号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是以蓼洲周公,忠义暴于朝廷,赠~美显,荣于身后。

”②加给谥号;

定谥号。

《三国志•诸葛亮传》:“~君为忠武侯。

”③号称;

叫做。

司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身死无名,~为至愚,耻及父母,为天下笑。

mò①一种动物。

《后汉书•南蛮西南夷列传》:“(哀牢)出~兽。

”②我国古代对东北部一个民族的称呼;

又写作“貘”。

《盐铁论•通有》:“求蛮~之物,以眩中国。

shàn①供给;

供养。

《笑话四则•汉世老人》:“我倾家~君,慎勿他说,复相效而来。

”《晋书•羊祜传》:“禄俸所资,皆以~给九族,赏赐军士。

”②足;

够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此惟救死而恐不~,奚暇治礼义哉?

qǐ①起立;

站起。

《鸿门宴》:“坐须臾,沛公~如厕。

”②起身;

起床。

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闻鸡鸣,则~盥栉。

”③徒起;

隆起。

《促织》:“执图诣寺后,有古陵蔚~。

”④起事;

发动。

《过秦论》:“山东豪俊,遂并~而亡秦族矣。

”⑤发生;

兴起。

《谭嗣同》:“若变~,足下以一军敌探彼二军。

”⑥动身;

出发。

《公输》:“子墨子闻之,~于鲁。

”⑦开始;

起头。

《祭妹文》:“不记语从何~。

”⑧起用;

任用。

《过零丁洋》:“辛......更多

liè①兽类颈上的长毛。

《促织》:“试以猪~撩拨虫须。

”②水族类颔旁的小鳍。

《满井游记》:“毛羽鳞~之间皆有喜气。

”③鸟头上的毛。

枚乘《七发》:“翠~紫缨。

míng①鸟叫。
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好鸟相~,嘤嘤成韵。

”②发出声响。

《琵琶行》:“银瓶乍破水浆迸,铁骑突出刀枪~。

”【又】使……鸣;

使……发出声响。

《石钟山记》:“虽大风浪不能~也。

”③敲击发声。

《陈州粜米》:“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~。

”④扬名;

出名。

《柳敬亭传》:“此子机变,可使以其技~。

”【鸣镝】响箭。

【鸣銮】指皇帝或贵族出行。

【鸣玉】腰间佩玉发出声响。

【鸣驺】贵官出行时驺卒喝道。

dùn①以头叩地。

《中山狼传》:“因~首杖下,俯伏听命。

”②用足跺地。

《兵车行》:“牵衣~足拦道哭,哭声直上干云霄。

”③上下抖动使整齐。

《琵琶行》:“沉吟放拨插弦中,整~衣裳起敛容。

”④停留;

屯驻。

《史记•李将军列传》:“就善水草~舍。

”【又】停宿的地方。

《海瑞传》:“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~,由是怨颇兴。

”⑤困顿;

疲弊。

《谋攻》:“故民不~而利可金。

”⑥马上;

立刻。

《训俭示康》:“家人习奢已久,不......更多

shí①吃。
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~也。

”②吃的东西;

食物。
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狗彘食人~而不知检。

”③粮食。

曹操《置屯田令》:“夫定国之术,在于强兵足~。

”④通“蚀”,亏缺。

《诗经•十月之交》:“彼月而~,则维其常。

”【又】特指日食或月食。

《论语》: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~焉。

”sì①使……食;

拿东西给人吃。

《荷蓧丈人》:“杀鸡为黍而~之。

”②饲养;

喂食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谨~之,......更多

678910 共101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