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
gù①坚固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荆州与国邻接,江山险~。
”〈名〉险固的地方。
《过秦论》:“秦孝公据殽函之~,拥雍州之地。
”【又】〈形使动>使……坚固;
巩固。
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:“~国不以山溪之险。
”②稳固;
牢固。
《殽之战》:“君臣~守以窥周室。
”③固执;
顽固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汝心之~,~不可彻。
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独夫之心,日益骄~。
”④坚决;
坚持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蔺相如~止之。
”⑤本来;
原来......更多
圣
shèng①通达事理,才智非凡。
《韩非子•说林上》:“以管仲之~而隰朋之智,至其所不知,不难师于老马与蚁。
”②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。
《师说》:“是故~益圣,愚益愚。
”③在某方面最杰出的人;
精通某种技艺或业务的人。
如“诗圣”、“棋圣”。
④封建时代对当时的王朝或帝王的尊称。
《出师表》:“诚宜开张~听。
”
埤
pí①增加。
《诗经•邶风•北门》:“王事适我,政事一~益我。
”②矮墙。
杜甫《题省中壁》:“掖垣竹~梧十寻,洞门对霤常阴阴。
”bì低湿的地方。
《国语•晋语八》:“拱木不生危,松柏不生~。
”bēi通“卑”,低。
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鄙夫反是,好其实,不恤其文,是以终身不免~汙佣俗。
”pì见“埤堄”。
【埤堄】城上矮墙。
愚
yú①愚昧;
愚蠢。
《陌上桑》:“使君一何~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愚昧。
《过秦论》:“于废先王之道,焚百家之言,以~黔首。
”②愚人。
《师说》:“是故圣益圣,~益愚。
”③自称的谦词。
《出师表》:“~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。
”【愚鲁】笨拙迟钝。
曾
céng①曾经。
《陈情表》:“臣侍汤药,未~废离。
”《琵琶行》: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~相识。
”《永遇乐•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~往。
”②通“层”。
重叠的。
陆机《园葵》:“~云无温液,严霜有疑威。
”zēng①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。
如“曾祖”、“曾孙”。
《治平篇》:“是高、~时为一户者,至~、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。
”②通“增”。
增加。
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所以动心忍性,......更多
然
rán①燃烧。
后来写作“燃”。
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火未及~,因谓之安。
”②这样;
那样。
《鸿门宴》:“不~,籍何以至此?”③是的;
对的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曰:‘~,诚有百姓者。
’”【又】认为……对的。
《促织》:“妻曰:‘死何裨益?不如自行搜觅,冀有万一之得。
’成~之。
”④用在形容或副词后,表状态,可译为“……的样子”、“地”,也可不译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蒋氏大戚,汪~出涕。
”《石钟山记》:“森~欲......更多
裨
pí①古代祭祀时穿的一种次等礼服。
《荀子•富国》:“诸侯玄裷衣冕,大夫~冕。
”②副的;
辅佐的。
《失街亭》:“前锋破敌,乃偏~之事耳。
”③通“稗”,细小。
bì①弥补;
补救;
补助。
《出师表》:“必能~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
”②益处;
好处。
《进学解》:“头童齿豁,竟死何~?
”
萑
huán芦类植物。
《汉书•晁错传》:“~苇竹箫。
”zhuī①草名。
益母草,也叫茺蔚。
②草多的样子。
云
yún①说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古人~:‘死生亦大矣。
’”②有。
《荀子•法行》:“其~益乎。
”③如此;
这样。
《师说》:“士大夫之族,曰师曰弟子~者,则群聚而笑之。
”④用于句首、句中、句末,无意义。
《诗经•卷耳》:“~何吁矣”《左传•成公十二年》:“日~莫矣。
” 《核舟记》:“盖大苏泛赤壁~。
”⑤话。
《苏武传》:“勿复有~。
”⑥云彩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无心以出岫。
”⑦盛多的样子。
《过秦论》:“天下~集......更多
塞
sāi①边界上险要的地方。
《隆中对》:“益州险~,沃野千里。
”②通“赛”。
祭祀名。
《汉书•郊祀志》:“冬~祷祠。
”③通“簺”,一种赌博游戏。
杜甫《今夕行》:“咸阳客舍一事无,相与博~为欢娱。
”sè①阻塞;
堵塞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惩北山之~,出入之迂也。
”②填塞;
充满。
《黄生借书说》:“汗牛~屋,富贵家之书。
”③搪塞;
应付。
《促织》:“留待限期,以~官责。
”【塞渊】诚实而深远。
【塞职】称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