颠
diān①头顶。
《诗经•车邻》:“有车邻邻,有马白~。
”【又】物体的顶部。
陶潜《归园田居》诗:“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~。
”②倒下;
跌倒。
《论语•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危而不持,~而扶。
”③通“癫”。
精神失常。
张籍《罗道士》:“持花歌咏似狂~。
”【颠踣】跌倒。
【颠饮】狂饮。
严
yán①严厉;
严格。
《促织》:“宰~限追比。
”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逆阉防伺甚~,虽家仆不得近。
”②严酷。
《国殇》:“~杀尽兮弃原野。
”③猛烈;
历害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寒风摧树木,~霜结庭兰。
”④威严;
威信。
《张衡传》:“衡下车,治威~,整法度。
”⑤尊重;
敬重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~大国之威以修敬也。
”⑥整治。
《孙雀东南飞》:“鸡鸣外欲曙,新妇起~妆。
”【严君】对父母的尊称。
【严重】⒈尊重。
⒉处事......更多
乱
luàn①紊乱;
没有秩序;
没有条理。
《曹刿论战》:“吾视其辙~,望其旗靡,故逐之。
”②混杂;
混淆。
《答谢中书书》:“晓雾将歇,猿鸟~鸣。
”③战乱;
动乱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自云先世避秦时~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。
”④叛乱;
作乱;
反叛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一夫夜呼,~者四应。
”⑤扰乱;
破坏。
《陋室铭》:“无丝竹之~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
”⑥不安定;
不太平;
与“治”相对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明于治~,娴于辞令。
”⑦慌乱......更多
劲
jìng①强而有力。
《过秦论》:“良将~弩守要害之处。
”②刚劲挺拔。
《后汉书•王霸传》:“疾风知~草。
”③刚正;
刚烈。
《韩非子•孤愤》:“能法之士,必强毅而~直。
”④僵直;
僵挺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四肢僵~不能动。
”⑤猛烈。
《观猎》:“风~角弓鸣,将军猎渭城。
”
匏
páo①匏瓜,俗称“瓢葫芦”,一种果实可以做瓢的葫芦。
《论语•阳货》:“吾岂~瓜也哉,焉能系而不食。
”②古代八音之一;
指笙、竽一类的乐器。
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金石丝竹~土革木八物,物之善鸣者也。
”【匏系】⒈比喻系滞一处。
⒉比喻赋闲在家。
⒊比喻无用之物。
【匏樽】匏瓜做的酒樽。
后泛指酒具。
佻
tiāo①轻佻;
轻浮。
《离骚》:“雄鸡之鸣逝兮,余犹恶其~巧。
”②窃取。
《国语•周语中》:“~天之功以为己力。
”yáo延缓。
《荀子•王霸》:“~其期日,而利其巧任。
”
凫
fú野鸭。
《诗经•郑风•女曰鸡鸣》:“将翱将翔,弋~与雁。
”【凫茈】茡荠。
《后汉书•刘玄传》:“人庶群入野泽,掘~而食之。
”
喁
yóng①鱼口向上露出水面呼吸。
司马相如《长笛赋》:“鱏鱼~于水裔。
”②相和声。
《庄子•齐物论》:“前者唱于,而随者唱~。
”【喁喁】⒈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。
⒉随声附和的样子。
⒊形容低声说话。
⒋蝉鸣声。
喈
jiē鸟叫声音。
常常叠用。
《诗经•周南•葛覃》:“黄鸟于飞,集于灌木,其鸣~~。
”【又】泛指和谐的声音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鼓钟》:“鼓钟~~。
”查询
嘲
cháo①嘲笑。
李商隐《行次西郊作》:“公卿辱~叱,唾弃如粪丸。
”(叱:斥骂。
)zhāo见“嘲哳”等【嘲啾】象声词。
繁碎嘈杂的声音。
刘克庄《田舍即事》之五:“邻壁~诵《学而》,老人睡少听移时。
”【嘲哳】声音杂乱。
《琵琶行》:“呕哑~难为听。
”(呕哑:杂乱的乐曲声。
)又写作“啁哳”【嘲啁】1.象声词,鸟鸣声。
2.形容语音细碎难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