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ò两股搓成的绳索。

《周易•坎卦》:“係用徽~。

jié①(在绳子上)打结;

绾疙瘩。

《老子》:“使民复~绳而用之。

”②系;

结扎;

缠束。

《诫兄子严敦书》:“施衿~缡,申父母之戒。

”③结头;

结子。

《论衡•实知》:“天下事有不可知,犹~有不可解也。

”④结症;

问题所之处。

《史记•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尽见五藏症~。

”⑤缝补;

编织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短褐穿~,箪瓢屡空。

”《汉书•董仲舒传》:“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~网。

”⑥补丁。

杜甫《北征》:“经年至茅屋,妻子衣......更多

juàn①缠绕;

缠挂。
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两弯似蹙非蹙~烟眉,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。

”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高者挂~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

”②用绳索捕取鸟兽。

《史记•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~騕褭,射封豕。

yì①鸟类或昆虫的翅膀。

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鹰隼试~,风尘吸张。

”【又】像鸟张开翅膀一样。

《鸿门宴》:“项伯亦拔剑起舞,常以身~蔽沛公。

”②帮助;

辅佐。

《汉书•晃错传》:“以~天子。

”③战阵的两侧。

《史记•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张左右~击之,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。

”④通“翌”。

次;

第二(日)。

《促织》:“~日进宰,宰见其小,怒呵成。

”【翼卫】护卫。

【翼宣】辅佐而发扬之。

ěr①耳朵。
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闻寡人之~者,受下赏。

” 《陋室铭》:“无丝竹之乱~。

” 《石钟山记》:“事不目见~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

”②形状像耳朵的东西。

如“木耳”、“银耳”③听说;

耳闻。

《汉书•外戚传》:“又~曩者所梦日符。

”④兼词,相当于“而已”,译作“罢了”。

《庄暴见孟子》:“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,直好世俗之乐~。

” 《赤壁之战》:“荆州之民附操者,逼兵势~,非心服也。

”⑤表示肯定......更多

cōng①听力好。

《荀子•性恶》:“目明而耳~。

”《孟子•离娄》:“师旷之~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

”②听得清楚。

《荀子•劝学》:“目不能两视而明,耳不能两听而~。

”《屈原列传》:“屈平疾王听之不~也。

”③聪明,有智慧。

司马光《陶侃》:“侃性~敏恭勤。

”【聪了】聪明懂事。

《后汉书•孔融传》:“夫人小而~,大未必奇。

”【聪明】1.听觉、视觉灵敏。

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:“所谓察之者,非专用耳目之......更多

zǐ①自己。

《孙膑减灶》:“庞涓~知智穷兵败,乃~刭。

”《望洋兴叹》:“于是焉河伯欣然~喜。

”②亲自。
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赵王及平原君~迎公子于界。

”《垓下之战》:“项王乃悲歌慷慨,~为诗曰……。

”③其;

他(她)的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中有双飞鸟,~名为鸳鸯。

”《陌上桑》:“秦氏有好女,~。

名为罗敷”④原来;

本来。

《陌上桑》:“使君~有妇,罗敷。

有夫”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我~不驱卿,逼迫有阿母。

”⑤......更多

bān①还;

回。

《汉书•赵充国传》:“而明主~师罢兵,万人留田。

”②移动;

搬运。

《旧唐书•裴延龄传》:“自冬历夏,~载不了。

”③相连。

《汉书•礼乐志》:“神之行,旌容容,骑沓沓,~纵纵。

”④样,种类。

王建《宫词》:“云驳花骢各试行,一~毛色一~缨。

”⑤通“班”,分给,赏赐。

《墨子•尚贤中》:“~爵以贵之,裂地以封之。

”⑥通“斑”,杂乱。

《汉书•贾谊传》:“~纷纷其离此邮兮,亦夫子之故也。

”pán①......更多

sè①脸色;

表情。

《庄暴见孟子》:“举欣欣然有喜~。

”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太后之~少解。

”②女色;

美貌的妇女。

《货殖列传序》:“耳目极声~之好。

”《柳毅传》:“毅怪视之,乃殊~也。

”③容貌。

《琵琶行》:“年长~衰,委身为贾人妇。

”④色彩;

颜色。

《滕王阁序》:“秋水共长天一~。

”⑤天色;

景色。

《游黄山记》:“两峰秀~,俱可手揽。

”⑥种这类。

《北史•长孙道生传》:“客内无此~人。

jīng①韭菜的花。

②蔓菁,芜菁。

两年生草本植物,根可食。
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蔓菁》:“七月可种芜~。

”③水草。

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唼喋~藻。

”④通“精”。

《序》:“吾党~华付之一炬,其损失可谓大矣!”【菁菁】茂盛的样子。

678910 共229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