弛
chí①放松弓弦。
《左传•襄公十八年》:“乃~弓而自后缚之。
”②放松;
松弛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视其缶,而吾蛇尚存,则~然而卧。
”③放下;
除掉。
《狼》:“屠乃奔倚其下,~担持刀。
”【弛禁】解除禁令。
【弛刑】卸掉枷锁的刑徒。
范晔《后汉书•马武传》:“复拜武捕虏将军……将乌桓、黎阳营、三辅募、凉州诸群羌胡兵及~,合四万人击之。
”【弛张】比喻兴废、宽严、劳逸等。
《韩非子•解老》:“万物必有盛衰,万事必有~,......更多
毫
háo①长而尖的细毛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明足以察秋~之末。
”②比喻极其细微的东西。
《老子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》:“合之木,生于~末。
”《赤壁赋》:“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~而莫取。
”③毛笔。
袁宏道《答王百谷》:“方且挥~命楮,恣意著述。
”④长度单位。
十丝为一毫,十毫为一厘。
【毫光】光线四射如毫毛。
池
chí①护城河。
《过秦论》:“然后践华为城,因河为~。
”②水池;
池塘;
湖泊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揽裙脱丝履,举身赴清~。
”《雁荡山》:“山顶有大~,相传以为雁荡”【池鱼】1.池中鱼。
比喻受仕宦束缚而丧失自由者。
潘丘《秋兴赋》:“譬犹~笼鸟,有江湖山薮之思。
”2.比喻无辜受祸者。
杜弼《檄梁文》:“但恐楚国亡猿,祸延林木,城门失火,殃及~。
”【池中物】比喻蛰居一隅,没有远大抱负的人。
《三国志•吴书•周瑜......更多
疽
jū一种毒疮。
《后汉书•华佗传》:“府君胃中有虫,欲成内~。
”②比喻祸害。
《后汉书•虞诩传》:“诩恐其~食侵注而无限极。
”查询
戢
jí①收藏兵器。
《诗经•周颂•时迈》:“载~干戈。
”【引】止息;
禁止。
《左传•隐公四年》:“夫兵犹火也,弗~,将自焚也。
”②收敛。
陶潜《归鸟》:“翼翼归鸟,~羽寒条。
”【戢翼】⒈敛翼停飞。
⒉比喻归隐不仕。
⒊泛指停止不前。
抃
biàn①拍手;
两手相击。
《吕氏春秋•古乐》:“帝喾乃令人~,或鼓鼙,击钟磬,吹苓展管箎。
”②击;
搏。
【抃牛】用力使两牛相击,比喻勇力超群。
《法言•渊骞》:“秦悼武、乌获、钎鄙,扛鼎~,非绝力邪?
”
挠
náo①搅和;
搅动。
《荀子•议兵》:“以桀诈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~沸。
”②扰乱;
阻挠。
《冯婉贞》:“于是众人竭力~之。
”③困扰。
《教战守策》:“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民,又~以军法,则民将不安。
”④弯曲,比喻屈服。
《序》:“以坚毅不~之精神,与民贼相搏。
”【挠北】溃败;
败走。
【挠弱】懦弱无能。
【挠志】屈从。
操
cāo①拿着;
携带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~蛇之神闻之,惧其不已也,告之于帝。
”《鸿门宴》:“大王来何~?
”②掌握;
控制。
《韩非子•定法》:“~杀生之柄。
”③持用;
采取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而议事每不合,所~之术多异故也。
”④从事。
《促织》:“邑有成名者,~童子业,久不售。
”⑤节操;
品行。
《史记•张汤传》:“汤之客田甲,虽贾人,有贤~。
”⑥琴曲。
《列子•伯牙与钟子期》:“初为霖雨之~,更造崩山之音。
”【......更多
株
zhū①露出地面的树根;
树桩子。
《五蠹》:“田中有~,兔走触,折颈而死”②草木。
焦延寿《易林》:“泽枯无鱼,山童无~。
”③棵。
《三国志•诸葛亮传》:“成都有桑八百~。
”④株连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,不敢复有~治。
”【株戮】因牵连而被杀。
【株守】死守不放,比喻拘泥守旧不知变通。
桢
zhēn①一种质地坚硬的树。
《山海经•东山经》:“太山上多金木~木。
”②筑土墙时两端竖立的木柱,比喻支柱、骨干。
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师尹爰止,毗代作~。
”【桢干】筑土墙时两头用的柱子叫“桢”,两边用的木板叫“干”。
比喻支柱、骨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