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
yīn①声音。
《琵琶行并序》:“听其~,铮铮然有京都声。
”②音乐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寡人窃闻赵王好~。
”③音律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奏刀騞騞然,莫不中~。
”④口音。
《回乡偶书》:“乡~无改鬓毛衰。
”⑤字的读音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今言‘华’如‘华实’之‘华’者,盖~谬也。
”⑥通“荫”。
树荫。
《左传•文公十七年》:“鹿死不择~。
”【音翰】⒈诗文;
文辞。
⒉书信。
顾
gù①回头;
回头看。
《殽之战》:“不~而唾”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荆轲~笑武阳。
”②视;
看。
《行路难》:“拔剑四~心茫然。
”③看望;
拜访。
《出师表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~臣于草庐之中。
”④顾念;
关心。
《诗经•硕鼠》:“三岁贯女,莫我肯~。
”⑤回还;
返回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使于齐,~反,谏怀王曰。
”⑥只是;
不过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吾每念,常痛于骨髓,~计不知所出耳。
”⑦但;
却;
反而。
《廉颇蔺相......更多
之
zhī①到……去。
《为学》:“吾欲~南海。
”②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这个”、“这”、“这种”等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均~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
”③第三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他”、“它”、“它们”、“他们”等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生~有时而用~无度。
”《郑伯克段于鄢》:“爱共叔段,欲立~。
”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君将哀而生~乎?
”⑤第二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你”、“您”。
《汉书•蒯通传》:......更多
事
shì①事情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~迁,感慨系之矣。
”②特指战事。
《过秦论》:“延及孝文王、庄襄王,享国之日浅,国家无~。
”③政治事务。
《触龙赵太后》:“赵太后新用~。
”④从事;
做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如曰今日当一切不~事。
”⑤侍奉;
服侍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臣所以去亲戚而~君者,徒慕君之高义也。
”⑥件;
样;
种。
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:“献白玉箫管百~。
”
仇
chóu①仇敌,敌人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梁,吾~也。
”②仇恨,怨恨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然则将军之~报,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。
”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~也。
”③报答,报复。
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臧使者枉用三尺,以~一主之憾。
”④匹,同伴。
王粲《登楼赋》:“览斯宇之所处兮,实显敞而寡~。
”qiú①同伴;
伴侣。
嵇康《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》之十一:“携我好~,载我轻车。
”②配偶。
曹植......更多
今
jīn①现在;
如今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~臣至,大王见臣列观。
”②现代;
当代。
《察今》:“察~可以知古。
”③将要;
将会。
《鸿门宴》:“吾属~为之虏矣。
”④假如;
如果。
《庄暴见孟子》:“~王与百姓同乐,则王矣。
”
介
jiè①界线;
边界。
《诗经•周颂•思文》:“无此疆尔~。
”②边;
畔。
屈原《哀郢》:“哀州土之平乐兮,悲江~之遗风。
”③间隔;
隔开。
《汉书•翼奉传》:“前向崧高,后~大河。
”④居……之间。
《左传•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敝邑褊小,~于大国。
”⑤介绍;
引见。
《后汉书•符融传》:“融一见嗟服,因以~于李膺。
”⑥介绍人;
居中引见的人。
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诸侯相见,卿为~。
”⑦甲;
铠甲。
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将士被~......更多
从
cóng①跟随;
跟从。
《垓下之战》:“有美人名虞,常幸~。
”《荷蓧丈人》:“子路~而后。
”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臣尝~大王与燕王会境上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跟从;
让……跟随。
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旦日~百余骑来见项王。
”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~车骑,虚左,自迎夷门后生。
”【又】追赶;
追随。
《孙子兵法•军争》:“佯北勿~。
”《狼》:“一狼得骨,止,一狼仍~。
”②顺从;
听从。
《论语•十则》:“多闻,择其善者......更多
劳
láo①辛劳;
劳苦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忧~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忘身。
”【又】辛劳;
劳苦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无奔走之~矣。
”②劳累;
疲劳。
《殽之战》:“师~力竭,远主备之,无乃不可乎?”【又】使……劳。
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~其筋骨,饿其体肤。
”③勤劳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~。
”④功劳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~,而位居我之上。
”⑤操劳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今日还家......更多
以
yǐ①用;
使用。
《涉江》:“忠不必用兮,贤不必~。
”②做。
《子路、曾晳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:“如或知尔,则何~哉?
”③认为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皆~美于徐公。
”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、方法,可视情况译为“拿”、“用”、“凭”、“把”等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愿~十五城请易璧。
”⑤起提宾作用,可译为“把”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亦不~城予赵,赵亦终不予秦璧。
”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,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