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àn①躲藏;

奔逃。

《苦斋记》:“虽欲效野夫贱隶,跼跳~伏,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。

”《教战守策》:“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,四方之民兽奔鸟~。

”②放逐;

贬官。

《滕王阁序》:“~梁鸿于海曲,豈乏明时?

”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暂为御史,遂~南夷。

”③删改。

韩愈《答张彻》:“渍墨~旧史,磨丹注前经。

”④放;

安置。

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然故民不困财,贫窭者有所~其手。

”⑤施药在患处产生作用。

《史记•扁鹊仓公列......更多

huáng①竹田。

《史记•乐毅列传》:“蓟丘之植,植于汶~。

”②竹林。

《楚辞•九歌•山鬼》:“余处幽~兮,终不见天。

”③竹子。

陆游《初夏幽居》:“微风解箨看新~。

”【引】竹制的管形乐器。

韩愈《听颖师弹琴》:“嗟余有两耳,未省听丝~。

”【徨竹】丛生的竹子。

qǐng筋骨结合处。

《庖丁解牛》:“肢经肯~之未尝,而况大軱呼?

fēn①旗上的飘带。

扬雄《羽猎赋》:“青云为~,红蜺为缳。

”②繁多。

《涉江》:“霰雪~其无垠兮。

”?五人墓碑记》:“且矫诏~出,钩党之捕遍于天下。

”③纠纷。

《史记•滑稽列传》:“谈微中,亦可解~。

fú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。

绂的颜色依官位品级而不同。

《汉书•匈奴传》:“解故印~奉上。

jié①(在绳子上)打结;

绾疙瘩。

《老子》:“使民复~绳而用之。

”②系;

结扎;

缠束。

《诫兄子严敦书》:“施衿~缡,申父母之戒。

”③结头;

结子。

《论衡•实知》:“天下事有不可知,犹~有不可解也。

”④结症;

问题所之处。

《史记•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尽见五藏症~。

”⑤缝补;

编织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短褐穿~,箪瓢屡空。

”《汉书•董仲舒传》:“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~网。

”⑥补丁。

杜甫《北征》:“经年至茅屋,妻子衣......更多

lǎo①年老;

衰老。

《涉江》:“年既~而不衰。

”【又】年老的日子。

《要做则做》:“世人苦被明日累,春去秋来~将至。

”②老死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~于户牖之下。

”③老年人。

《论积贮疏》:“罢夫~易子而咬其骨。

”④对辈、长者的称呼。

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故得尽见杜~所谓‘幸有舟楫迟,得尽所历妙’也。

”⑤敬重;

尊重;

敬养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

”⑥陈旧的;

时间久的。

《项......更多

áo①听不进别人的意见。

《新唐书•元结传》:“彼诮以~者,为其不相从听。

”②文词念着不顺口。

《朱子语类》:“某尝患《尚书》难读,后来先将文义分明者读之,~讹者且未读。

””【聱牙】1.文词艰涩,读不顺口 。

《进学解》:“周诰殷盘,佶屈~。

”2.违背;抵触;不和谐。

苏轼《上皇帝书》:“其间一事~,常至终身沦弃。

”3.树枝长短不齐,错综突起 。

朱熹《枯大》:“百年蟠木老~,偃蹇春风不肯花。

”【聱岈】áo......更多

kěn①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。

见“肯綮”。

②许可;

同意。
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太后不~,大臣强谏。

”③愿;

愿意。

《硕鼠》:“三岁贯汝,莫我~顾。

”④能;

能够。

《中山狼传》:“固当窥左足以效微劳,又~讳之而不言哉?

”【肯分】正好;

恰好。

【肯酒】订婚结亲酒。

【肯綮】⒈筋骨结合的地方。

《庖丁解牛》:“技经~之未尝,而况大軱乎?

”⒉比喻要害、关键的地方。

sè①脸色;

表情。

《庄暴见孟子》:“举欣欣然有喜~。

”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太后之~少解。

”②女色;

美貌的妇女。

《货殖列传序》:“耳目极声~之好。

”《柳毅传》:“毅怪视之,乃殊~也。

”③容貌。

《琵琶行》:“年长~衰,委身为贾人妇。

”④色彩;

颜色。

《滕王阁序》:“秋水共长天一~。

”⑤天色;

景色。

《游黄山记》:“两峰秀~,俱可手揽。

”⑥种这类。

《北史•长孙道生传》:“客内无此~人。

678910 共192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