臣
chén①俘虏;
奴隶。
《五蠹》:“虽~虏之劳,不苦于此矣。
”②官吏;
臣属。
《出师表》:“亲贤~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。
”③称臣;
臣服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上不~于王,下不治家,中不索交诸侯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称臣;
臣服。
《毛遂自荐》:“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,文王以百里之壤而~诸侯。
”④官吏百姓对君主的自称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~之妻私~,~之妾畏~,~之客欲有求于~。
”⑤秦汉以前在人面前表示谦卑......更多
蔽
bì①遮住;遮掩。
《鸿门宴》:“常以身翼~沛公。
”②蒙蔽。
《论语•阳货》:“女闻六言六~矣乎。
”【又】受蒙蔽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由此观之,王之~甚矣。
”③隐藏,躲藏。
《黔之驴》:“~林间窥之。
”④总括;概括。
《论语•为政》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~之,曰:思无邪。
”
藉
jí①踩;
;
践踏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羸兵为人马所蹈~,陷泥中,死者甚众。
”②欺负;
欺凌。
《史记•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今我在也,而人皆~吾弟,令我百岁后,皆鱼肉之矣。
”jiè①草垫子。
《楚辞•九歌•东皇太一》:“蕙肴蒸兮兰~。
”②垫。
《赤壁赋》:“相与枕~乎舟中,不知东方之既白。
”③凭借;
依靠。
《过秦论》:“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,不~公侯之尊。
”④借;
借给。
《谏逐客书》:“此所谓~寇兵、赍盗粮者也。
藐
miǎo①小;
幼稚。
潘岳《寡妇赋》:“孤女~焉始孩。
”②轻视。
韦孟《讽谏》:“既~下臣,追欲纵逸。
”③通“邈”,远。
屈原《九章•悲回风》:“~漫漫之不可量兮。
”【藐藐】⒈美盛的样子。
⒉高大的样子。
⒊疏远冷漠的样子。
⒋幼小的样子。
言
yán①说;
谈论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此人一一为具~所闻。
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吾能弭谤矣,乃不敢~。
”②言语;
言论。
《鸿门宴》:“至军中,具以沛公~报项王。
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王不听,于国人莫敢出~,三年,乃流王于彘。
”③一字为一言。
《琵琶行》:“因为长句,歌以赠之,凡六百一十六~。
”④一句为言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今吾且死,而侯生曾无一~半辞送我,我岂有所失哉?
”⑤著作;
书籍。
《过秦论》:......更多
讥
jī①指责;
非难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谗畏~,满目箫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
”②规劝;
讥笑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能谤~于市朝。
”③讥讽;
讥笑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然力足以至焉,于人为可~,而在己为有悔。
”
让
ràng①责问;
责备。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四》:“寺人披请见,公使~之,且辞焉。
”②谦让;
礼让。
《鸿门宴》:“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~。
”③让给;
让位给。
《五蠹》:“夫古之~天子者,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。
”④亚于;
比……差。
《西厢记诸宫调》:“此个阁儿虽小,其间趣不~林泉。
”⑤推辞;
拒绝。
《谏逐客书》:“是以太山不~土壤,故能成其大。
”⑥让开;
躲开。
《唐翁猎虎》:“虎扑至,侧首~之。
”
诅
zǔ①诅咒。
《晏子春秋•谏上》:“百姓之咎怨诽谤,~君于上帝者多矣。
”②盟誓。
《左传•宣公二年》:“~无畜群公子。
”《后汉书•西羌传》:“乃解仇~盟。
”
诰
gào①告诉。
《尝书•太甲下》:“伊尹申~于王。
”(伊尹:人名。
申:重。
)②皇帝给臣子的命令。
李阳冰《草堂集序》:“潜草诏~,无人知者。
”③告诫;
劝勉。
《国语•楚语上》:“近臣谏,远臣谤,舆人诵,以自~也。
” 《尚书•多方》:“成王归自奄,在宗周,~庶邦。
”④文体的一种,用天告诫或勉励。
刘勰《文心雕龙•辨骚》:“故其陈尧舜之耿介,称汤武之祗敬,典~之体也。
” 【辨】告,诰,诏。
“告 ”和“诰原来都......更多
谇
suì①责备。
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母取箕帚,立而~语。
”②告知。
《汉书•叙传》:“既~尔以吉象兮,又申之以炯戒。
”③问讯。
《庄子•山木》:“虞人逐而~之。
”④谏诤。
《离骚》:“謇朝~而夕替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