宸
chén①屋边,屋檐。
②北极星所居,因以借指帝王的宫殿。
王勃《九成宫颂》:“~扉既辟,一宇宙而来王。
”【引】帝位、帝王的代称。
③天地相连处。
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消雾埃于中~,集重阳之清澄。
”【宸翰】帝王的文章或手书。
《宋史•宗室传》:“求得上皇~。
”【宸极】1.北极星。
《晋书•律历志中》:“昔者圣人拟~以运璿玑。
”(璿玑:指北斗七星。
)2.比喻帝位。
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(陛下)诚宜遗小礼,存大务,援据......更多
寤
wù①睡醒。
《诗经•关睢》:“窈窕淑女,~寐求之。
”②醒过来。
《盐铁论•忧边》:“若醉而新~。
”③同“啎”。
逆;
横着。
见“寤生”。
④同“悟”。
觉悟;
醒悟。
《曲突徙薪》:“主人乃~而请之。
”【寤寐】醒时与睡时,犹言日夜。
【寤生】逆生;
难产。
沆
hàng见“沆漭”、“沆瀣”。
【沆漭】广阔无边的样子。
柳宗元《行路难》:“披霄决汉出~。
”【沆瀣】夜间的水气。
司马相如《大人赋》:“呼吸~兮餐朝露。
”
忽
hū①不经心;
不重视。
《促织》:“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,不可~也。
”②快捷;
迅速。
《涉江》:“怀信侘傺,~乎吾将行兮。
”③忽然;
突然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~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。
”《琵琶行》:“~闻水上琵琶声。
”④广远;
渺茫无边。
《国殇》:“出不入兮往不反,平原~兮路超远。
”⑤长度单位。
十微为一忽,十忽为一丝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夫祸患常积于~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。
”
抄
chāo①叉取。
李白《大猎赋》:“~獑猢,揽貊(豸国)。
”②掠夺。
《后汉书•郭伋传》:“时匈奴数~郡界,边境苦之。
”③从侧面或近路过去。
④用匙取物。
韩愈《赠刘师服》诗:“匙~烂饭稳送之,合口软嚼如牛呞。
”⑤誊写,抄录。
《晋书•纪瞻传》:“好读书,或手自~写。
”⑥古代十撮为一抄。
《孙子算经》:“十撮为一~,十抄为一勺,十勺为一合,十合为一升。
”【抄暴】劫掠滋扰。
《后汉书•南匈奴传》:“而匈奴转盛,~......更多
掖
yè①拽着别人的胳膊。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五年》:“余~杀国子,莫余敢止。
”【引】扶持。
《诗经•陈风•衡门序》:“故作是诗以诱~其君也。
”②通“腋”。
胳肢窝。
《史记•吕太后本纪》:“高后遂病~伤。
”【引】旁;
边。
《后汉书•桓帝纪》:“德阳殿及左~门火。
”
措
cuò①放置;
安放。
《论语•子路》:“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~手足。
”王符《潜夫论•德化》:“放之大荒之外,~之幽冥之内。
”(放:驱逐。
大荒:边远的地方。
幽冥:昏暗的地方。
)这个意义又写作“厝”。
②施行。
《周易•系辞上》:“举而~之天下之民,谓之事业。
”【又】处理,置办。
《宋史•徽宗纪》:“令工部侍郎孟揆亲往~置。
”③废弃;
放弃。
柳宗元《断刑论》:“此刑之所以不~也。
”④通“错”。
交错;
间杂。
《史记•......更多
撷
xié①摘取。
杜甫《叹庭前甘菊花》:“篱边野外多众芳,採~细琐升中堂。
”②通“襭”,用衣襟装东西。
《说文•衣》:“~,以衣袵极物谓之~。
”查询
旆
pèi古代旗边陲下的饰品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六月》:“白~央央。
”【又】泛指旌旗。
李白《九日登巴陵置酒》:“旌~何缤纷。
”【旆旆】⒈旗帜飘扬的样子。
⒉生长茂盛的样子。
查询
旒
liú①古代旗帜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。
《论衡•变动》:“旌旗垂~。
”②古代帝王礼帽上前后悬垂的玉串。
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冕而前~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