筠
yún①竹皮。
《礼记•礼器》:“其在人也,如竹箭之有~也。
”②竹子。
杜甫《湘夫人祠》:“苍梧恨不浅,染泪在丛~。
”③管类乐器。
庾信《赵国公集序》:“大禹吹~,风云为之动。
”jūn地名,四川省有一个名为“筠连”的县城。
【筠竹】斑竹。
绠
gěng井绳。
《荀子•荣辱》:“短~不可以汲深井之泉。
”成语有“绠短汲深”。
比喻力不胜任或力小任重。
继
jì①继续;
连续。
《殽之战》:“攻之不克,围之不~,吾其还也。
”②接济;
补偿。
《墨子•非命上》:“古者汤封于亳,绝长~短,方地百里。
”③继承;
承接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吾诸儿碌碌,他日~吾志事,惟此生耳。
”④继承人。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赵主之子孙侯者,其~有在者乎?
。
”⑤接着;
随后。
《六国论》:“齐人未尝赂秦,而终~五国迁灭。
”
缦
màn没有花纹的丝织品。
《韩非子•十过》:“~帛为茵。
”【又】泛指没有花纹的。
《国语•晋语五》:“乘~不举。
”【缦缦】⒈纠结环绕的样子。
⒉沮丧的样子。
⒊繁衍、滋长的样子。
翦
jiǎn①剪断;
截断。
《诗经•召南•甘棠》:“勿~勿伐。
”②砍伐。
《庄子•人间世》:“不为社者,且几有~乎!”③掠夺。
《左传•成公十三年》:“~我羁马,我是以有河曲之战。
”④剪修;
修整。
《韩非子•五蠹》:“茅茨不~,采椽不斫。
”⑤删改;
删除。
刘勰《文心雕龙•镕裁》:“~截浮词谓之裁。
”⑥除掉;
消灭。
《左传•昭公十五年》:“吴在蔡,蔡必速飞。
去吴,所以~其翼也。
”⑦姓。
【翦翦】⒈心胸狭窄的样子。
⒉风......更多
耀
yào①照耀。
江淹《别赋》:“日出天而~景。
” 【引】光明;
明亮。
《后汉书•郎顗传》:“增日月之~。
”②显示。
《国语•周语上》:“先王~德不观兵。
”柳宗元《哭连州凌员外司马》诗:“宏谋~其奇。
”成语有“耀武扬威。
”【又】炫耀;
夸耀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满宠传》:“必当上岸~兵以示有余。
”成语有“光宗耀祖”。
者
zhě①用动词、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、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,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,相当于“……的人(人、事、情况等)”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~之可追。
”②用在数词后面,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、事、物。
翻译时在人、事、物名称前加“个”、“件”、“种”等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数~用兵之患也。
”③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,起区别作用,可译作“这样的”、“这个”等,有时不必译出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......更多
而
ér①颊毛;
胡须。
《周礼•考工记》:“深其爪,出其日,作其鏻之~。
”②通“尔”你,你的。
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:“~翁长铨,迁我京职,则汝朝夕侍母。
”③通“如”。
好像《察今》:“军惊~坏都 舍。
”④1.表并列关系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苟粟多~财有余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黑质~白章。
”2.表相承关系。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扁鹊望桓侯~还走。
” 《石钟山记》:“余方心动欲还,~大声发于水上。
”3.表示递进关系。
耽
dān①耳大下垂。
《淮南了•地行训》:“夸父~耳,在其北方。
”②乐;
沉溺于欢乐。
《后汉书•冯衍传》:“忽道德之珍丽兮,务富贵之乐~。
”③爱;
喜欢 。
李清照《打马图序》:“予性喜博,凡所谓博者皆~之。
”④延搁。
《金史•五行志》:“先是,有童谣云:“青山转,转青山,~误尽,少年人。
”⑤通“眈”。
见“眈眈”
肇
zhào开始。
《史记•五帝本纪》:“~十有二州,决川。
”魏徵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~开帝业。
”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