匍
拼音:pu含声调的拼音:pú笔画数:9五笔:qgey部首:勹 匍的说文解字 匍的文言文解字
匍pú〔匍匐〕a.爬,手足并行,如“匍匍前进”;b.竭力,如“凡民有丧,匍匍救之”;c.趴,如“有些植物的茎匍匍在地面上”。均亦作“匍伏”。笔画数:9;部首:勹;笔顺编号:351251124
详解:匍pú匍滴虫púdīchóng〖herpetomonad〗匍滴虫属的有鞭毛的原虫匍匐púfú〖belly〗∶以腹贴地前进幸主者出,南面召见,则惊走匍匐阶下。——明·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巡逻兵在敌军炮火下匍匐过阵地〖crawl〗∶躯体贴地(像虫、蛇、龟)缓慢爬行匍匐前进〖prostrate〗∶使自己俯卧匍匐在主子脚下匍匐而行púfú’érxíng〖mouse〗蹑手蹑脚地走动或慢慢地走动朝东走,沿着阴暗......更多
匏
拼音:pao含声调的拼音:páo笔画数:11五笔:dfnn部首:勹 匏的说文解字 匏的文言文解字
匏páo〔匏瓜〕a.一年生草本植物。果实比葫芦大,对半剖开可做水瓢。b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均俗称“瓢葫芦”。中国古代八音之一,如笙、竽等。笔画数:11;部首:勹;笔顺编号:13411535515
详解:匏páo【名】(会意。《说文》:“从包从瓠省。包,取其可包藏物也。”按:“瓠”(hù)葫芦。省:即省形,选取“瓠”字形体的一部分“夸”,与“包”会合成义。本义:葫芦的一种,即匏瓜)同本义〖gourd〗匏,瓠也。——《说文》匏有苦叶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吾岂匏瓜也哉?——《论语·阳货》其器陶匏。——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
匒
匓
匔
匕
拼音:bi含声调的拼音:bǐ笔画数:2五笔:xtn部首:匕 匕的说文解字 匕的文言文解字
匕bǐ〔匕首〕短剑。古代指勺、匙之类的取食用具:“先主方食,失匕箸”。笔画数:2;部首:匕;笔顺编号:35
详解:匕bǐ【名】(象形。从二匕,匕亦声。甲骨文字形,象汤匙形。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勺子。按:一说“匕”象反人形,“妣”之初文)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,长柄浅斗,形状像汤勺〖ancientladdleforrice〗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(箸:筷子)——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又如:比筋(羹匙与筷子)匕首〖dagger〗丈人目先生,使引匕刺狼。——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匕首bǐshǒu〖dagger〗短剑或狭长......更多
北
拼音:bei含声调的拼音:běi笔画数:5五笔:uxn部首:匕 北的说文解字 北的文言文解字
北běi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左手的一边,与“南”相对:北方。北辰(古书指北极星)。北上(古代以北为上,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,与“南下”相对)。北极星(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,人常靠它辨别方向)。北国(指中国北部)。打了败仗往回逃:败北。南北bèi古同“背”,违背,违反。南笔画数:5;部首:匕;笔顺编号:21135
详解:北běi【名】方位名。与“南”相对〖north〗人坐立皆面明背暗,故以背为南北之北。——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万物负阴而抱阳。——《老子》。王力按,山北为阴,山南为阳,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。然则北通巫峡。—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南声函胡,北音清越。——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沛公北向坐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又北向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又如:正北;西北;东北;北邙(即氓山。在河南洛阳市......更多
匙
冫
冯
拼音:feng,ping含声调的拼音:féng,píng笔画数:5五笔:ucg部首:冫 冯的说文解字 冯的文言文解字
冯(馮)féng姓。冯(馮)píng古同“凭”,凭借,依靠。马行速。笔画数:5;部首:冫;笔顺编号:41551
详解:冯馮Féng【名】古地名〖Fengvillage〗郑于是乎伐冯、滑、胥靡,负黍、狐人、阙外。——《左传·定公六年》姓另见píng冯梦龙FéngMènglóng〖FengMenglong〗(1574—1646)明末小说家。长州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。字犹龙,又字耳犹,号翔甫、姑苏词奴、顾曲散人、墨憨斋主人等。为崇祯间贡生,官寿宁(今福建省寿宁县)知县。他通经学,善诗文,尤工小说、词曲。辑有《喻世明言》......更多